昊昊曾经把班上一位同学的头打破了,该同学的父母就带着受伤的孩子去昊昊家评理,没想到昊昊的父亲掐住昊昊的脖子,把昊昊掐得快断了气,吓得被打孩子的家长赶紧就此罢休。
其实从这个事情中,我们不难看出,宝宝的这种行为跟早期家长的不作为以及处理方式失当有关。
这只帅气的狐狸先生,因为家长对熊孩子的看管不力,变成了这样……
虽然十月菌觉得很心疼,但这些还不算什么,一大波吐槽熊孩子的网友留言正在涌来……
相信大家都看见了,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家长都没有认识到宝宝这种行为或者想法是需要纠正的。正是因为这种家长自身教育理念的缺失或者对宝宝的溺爱放纵,才会让现在的熊孩子越来越多。
那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宝宝不会变成熊孩子呢?
别急,咱们先来说说,熊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第一步: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宝宝的性格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宝宝从出生一直到3岁之前,和外界很少接触,他们接触到的信息、知识、技能、教育等等,几乎全部都是跟父母学的。很多性格也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
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比较“熊”,有很多不良嗜好和陋习,宝宝基本上都会模仿,而且长大后也很难改正。因为他们从小就会有这样一个观念:
宝宝在3-6岁这一阶段,就慢慢开始有了一点自主的意识和行为。如果父母这时不管宝宝做什么,有什么要求,都无条件的满足和嘉奖,
哪怕宝宝没有是非观,哪怕所做的事会伤害别人、冒犯别人、影响到别人、给别人带来麻烦和负担,都会以“孩子还小”的心态允许,时间久了,宝宝就会默认成:
在宝宝上小学的整个阶段,虽然能够接触到的东西多了,但宝宝并没有筛选能力,所以这一阶段是性格、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
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管教不严,宝宝就会把接受到的东西通通收进脑子里,这是很可怕的,可能宝宝在这时就会在潜意识里种下邪恶的种子。
上面说的都是熊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只要针对这几个步骤做,就可以了!
一、做好的榜样。宝宝一生中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态度、原则,可能都是直接由父母教的。
所以宝爸宝妈在平时一定要给宝宝做一个好的榜样,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尽量做到为人热情诚实、做事认真踏实,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让宝宝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情感取向以及个人性格等。
二、进行有效沟通。宝宝有了自主的意识和行为之后,父母要做的就是正确的引导,除了说过的做好的榜样,还要学会跟宝宝进行有效沟通。
所谓的有效沟通就是先倾听宝宝的需求,让宝宝感到自己被了解、关心和重视。
如果宝宝的想法是正确的,就要及时认可,但如果是不正确的,宝爸宝妈一定要谨慎措辞,恰当地对宝宝说“不”,在宝宝心里慢慢建立一个明确的行为准则。
三、筛选教育。
在选择给宝宝看的书、电视、玩的游戏或者进行其他的活动时,一定要选择适合宝宝这个年龄的,尽量陪着宝贝一起进行。如果看见了不好、不正确的内容要及时指正,告诉宝宝这是不对的。
如果我们教育宝宝的时候,是这样的:
这样的“教育”能真正起到作用吗?
并不能,所以宝爸宝妈们一定要记得最重要的一点:没有熊父母,就没有熊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