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本来胃容量就小,2-3小时就要喂一次。但一吃奶就是半个多小时,不给吃就哭。更崩溃的是吃完奶睡着了,没过多久又开始哭闹。
尿布没湿,穿盖正好。家里人还要在旁边说:是不是奶不够、是不是没吃饱。
这样的状况要考虑宝宝肠绞痛,表现为屁多、总是抻扭身体、每天固定时间哭闹、吃奶烦躁、无法安慰。
应对方法有按摩肚子、趴着玩、飞机抱、喂奶后拍嗝,严重就上西甲硅油。
绝对不能一哭就喂奶,不仅会加重胀气,还养成了吃安慰奶的毛病,永远都吃半饱。
2
宝宝半夜本来睡得好好的,却忽然就开始哭闹。
喂奶、抱着满屋子走、又是嘘又是拍,但还是放下就醒,怎么都哄不好。
可能是尿布湿了、穿盖过多过少;宝宝在猛长期或出牙期也可能会影响睡眠导致夜哭。
找到宝宝的真正需求,帮他解决掉就好了。
如果是某天突发的哭闹而且无法安慰,要排除是肠套叠等疾病的可能,不要延误了就医时间;
如果是每天夜里固定时间哭,那八成还是肠绞痛。
3
很多宝宝3个月就开始睡5、6个小时以上了,但也有很多宝宝夜奶到一两岁。
当宝宝的胃容量长到一定程度,夜奶不仅不能促进宝宝生长,还会打断深睡眠导致生长缓慢,而且夜奶妈妈是真的很累。
尽量让宝宝自己睡小床,否则无论是从妈妈角度还是宝宝角度,都会因为喂夜奶太方便而一直断不了。
从三个月起渐渐延长喂奶间隔的时间,每天多加5-10分钟。
如果确定宝宝不是因为肚子饿而要吃夜奶,尽量先采取其他的安抚方法,比如拍拍。
4
有的宝宝天生是夜猫子,越晚越精神,有时候困得不行了也不肯睡。
孕妈妈要保证好作息,很多习惯胎儿期就会养成。
如果白天玩的太兴奋,也可能会导致晚上睡不着。
帮宝宝建立一个固定睡前程序,比如:洗澡、换睡袋、讲故事。流程越是固定越是能够形成睡觉的心理暗示。
睡前不要玩新玩具,也不要兴奋地跑来跑去,让大脑自动切换到准备入睡的状态。
5
如果放在两年前,我绝对不能想象现在可以每天5点半起床。
宝宝起床太早可能会导致晨觉太长,浪费了白天的活动时间。最关键是对于妈妈来说,早起比晚睡还折磨人。
给家里换上遮光窗帘,检查早上是不是有会吵醒宝宝的噪音。
如果宝宝很早就爬起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妈妈可以装死。。。让宝宝体会这是睡觉的时间,他觉得无趣了可能就会继续睡了。
6
如果说前面几点还能咬牙坚持,睡眠倒退绝对最让人崩溃。
好不容易熬到宝宝睡整觉,碰到翻身期、长牙期或者生个小病,一夜就打回原形。
加油。。。
接下来囤麻就来系统说说,如何捍卫宝宝和妈妈自己的睡眠。
孕妈和新生儿的妈妈要划重点了~
睡眠习惯要从一开始养成,不然后面就要用几倍的努力去纠正。
最完美的新生儿作息应该是三小时一循环,每次循环都按照吃——玩——睡的顺序:
睡醒先喂奶,母乳的话每边15分钟,每吃完一边就要拍嗝。
如果吃奶途中睡着了,放下弄醒接续吃,不要吃得半饱睡觉。
吃饱了逗宝宝玩一会,最开始可能只醒15分钟,随着月龄增加清醒时间会逐渐加长。
如果宝宝出现了睡眠信号:打哈欠、揉眼睛、抓耳挠腮、眼神发直,就创造环境让他自己在小床上睡觉。
夜晚吃完了直接睡觉,两顿奶之间不能少于三个小时。
一定要确保宝宝每顿吃饱,才能保证三个小时喂一次的循环顺利进行,尽量不要养成用喂奶和摇晃平复宝宝哭闹的习惯。
还有一些神器可以帮助宝宝入睡:
安慰奶嘴
对于吸吮需求高的宝宝,安抚奶嘴绝对是神器,之前画过漫画,这里不多说了。点击这里收看《该不该用安抚奶嘴,漫画安抚奶嘴全攻略》
新生儿睡袋
用睡袋把宝宝紧紧地包裹起来,这对新生儿非常重要。小月龄宝宝神经发育还不完善,手脚会不受控制的乱动,所以不包的宝宝很容易被自己惊醒,而且宝宝刚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熟悉被紧紧包裹的感觉,但注意只能包手臂,不要把腿也捆上,否则容易造成髋关节发育问题。
白噪音
宝宝喜欢一些没有起伏变化的噪音,就像他们在子宫里听到的那些声音一样。洗衣机的声音、下雨的声音、吸尘器的声音、刮风的声音,可以自己用手机录,网上也都有下载,关键时刻安抚暴躁宝宝有奇效。
总之呢,睡眠习惯养成得越早,妈妈越轻松。
所有不爱睡觉的宝宝都有变成天使宝宝的一天~
囤麻基本熬过来了,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起床早。
当妈不易,大家继续努力。
生个孩子要买太多东西了,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空前丰富,信息眼花缭乱的时代,我切身体会过对于各种从未接触过的婴儿用品的迷茫,也曾经头疼于复杂的表格和长篇大论的文字说明,我相信这些你也经历过或即将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