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08-17阅读:719大字

收藏文章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辅助工具,而没有与教学真正融合在一起。这些实践中的偏差在实质上是一种小学化倾向。就是把幼儿园教学等同于小学的教学,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班、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重视教师的权威地位和集体教学,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个别差异;教学形式则是满堂灌,缺少教具,缺少图案和色彩,没有幼儿喜欢的游戏。造成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观念层面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观是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原因。要克服这种错误倾向,就要转变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幼儿园教学是不同于小学的教学的,它有自身的本质特点。在明确这些本质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正确的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避免错误的倾向。

  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在理解了幼儿园教学的含义的基础上,在对幼儿园教学现状反思的基础上,幼儿园的教学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游戏化

  新纲要中提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在充分肯定游戏的教育价值的同时强调了游戏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活动,即强调教学的游戏化。

  所谓的教学游戏化就是在教育的情景下,游戏与教学相通。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就是要求彻底转变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学科中心主义的教育观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科为基础的幼儿园教学模式,而是以游戏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将游戏与教学有机的结合。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这不仅是因为儿童最喜欢它,它占有儿童的时间最多,更重要的是游戏最适合儿童的发展,最能满足儿童的需要,能最好的促进儿童的成长。由于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的特点,而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区别开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成为幼儿教育的特色。

  幼儿园的游戏区别于自然状态下的游戏,它是在教育的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因而具有教育的特点。幼儿园的游戏是教育因素与游戏因素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在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要防止一些错误倾向。首先是游戏自由化。即忽视幼儿园游戏的独特性,强调游戏的自发性和非功利性。盲目崇拜幼儿游戏的自发性,坚持反对教师以任何方式对幼儿游戏施加任何干涉。其次是游戏神圣化。反对游戏有任何外部目的,认为游戏的目的即在其自身。游戏自身的目的就是娱乐,所谓发展的目的是外部强加的,或是与娱乐相伴而生的副产品。反对教师对游戏中的幼儿进行任何有目的的指导,施加任何自觉教育。反对教师关注游戏对于儿童发展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