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关于放“开门炮仗”,我们丁家还有个家训。我家这一支,原先是住在绍兴樵坞村的,明代的时候祖上过年放鞭炮,谁料一不小心竟把家里和邻居的房子都给烧了。由此祖上把家搬到了杭州,并立下家训:后代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准放鞭炮。历经400多年了,我这辈是搬过来后的第18代。到我这一辈,据我了解家族里始终没人放,但我的子侄辈已经有人放了,可也是小规模地放。
“开门炮仗”正确的称呼应为“开门爆竹”,简称“开门爆”,古代就有了。那时人们都是在开门前一天的凌晨燃放,是一种求来年生意兴隆求来年高升的方式。“年”在传说中其实是一种凶猛的野兽,古时人们用烧竹竿发出的响声来吓跑它。后来渐渐演变了,但名字仍叫“爆竹”。
近几年来,因为春节长假多在初一至初七休息,因此大多商家企业事业单位在初八上班。初八高放“开门炮仗”也成了新民俗。
在我看来,除了能制造气氛,开门爆竹也就没多大好处了。火灾,伤人,还容易污染空气,都是大家不愿意见到的。能找到爆竹的替代品最好。但现在,爆竹也许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安慰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