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热好几天了,脖子可以摸到包块,眼睛也肿起来,查了血说是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究竟是什么病啊?”至今,已经遇到数次类似的情况。很多家长表示,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个听起来很复杂的疾病了解甚少。那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它会造成什么样的症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它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步步揭开这个特殊疾病的面纱。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IM),早在19世纪,人们就发现有部分持续发热的患者除了扁桃体发炎(部分可见到滲出物),还合并明显的淋巴结肿大,故称之为“腺体热”;而于20世纪初,人们逐渐发现这一类患者血液中有异型淋巴细胞的出现,因此正式称之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90%IM由Epstein-Barr virus (EB 病毒)引起,另外弓形虫、巨细胞病毒、艾滋病病毒也可引起类似的临床表现。
EB病毒是一种可以通过亲密接触感染了的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传播的疱疹病毒,在西方还被称之 “接吻病”。目前为止,人类仍是EB病毒的主要携带者,EB病毒可以从感染者和携带者身上间断的释放,时间从数月到数年不等。
实际上,大约有90%-95%的成年人曾感染过EB病毒;在童年时期,大部分孩子在感染了EB病毒后是没有临床表现的,只有不到10%的孩子会出现症状。相对来说,青少年感染后更容易出现症状。这可能和不同时期病毒的感染量以及病毒引起的免疫反应强度不同有关系。
EB病毒感染引发的IM有哪些症状呢?
临床上,我们见到的IM病例可有多种表现,主要表现如下:
由于EB病毒感染后会影响到全身器官。因此除了以上的几种常见症状,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肝炎,胆汁淤积,肺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并发症,严重的病例还会发生脾破裂,心肌炎,嗜血综合征等。
除了临床症状,感染了EBV的患儿还有哪些异常?
外周血的异常。当感染了EB病毒后,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会明显升高,同时异形淋巴细胞出现(大部分超过淋巴计数的10%)
肝功能的异常。在多数的患者中,转氨酶会不同程度的升高。
EB抗体。目前比较常用的是测试EB-VCA-IGM 和EB-VCA-IGG, IGM抗体大约持续3个月,因此可以作为急性感染的指标,而IGG可以在血中持续终生,因此,只能作为提供曾经感染的证据。
当孩子出现了疑似症状,我们该怎么做?
首先,我们应带孩子及时就诊。由于IM和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症状有类似表现,但治疗方案相差甚远。因此需要医生来判断及鉴别。
其次,针对IM最主要的治疗是对症支持处理。如果孩子有高热、咽部疼痛明显,可以给予解热镇痛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另外,补充足够的水份和营养同样重要。
和大多数病毒感染一样,由于IM 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大部分IM的患儿就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无需住院治疗。
急性症状在1-2周就可以逐步缓解,直到最后完全康复,没有任何后遗症,并且可以形成持久的免疫力。而少量有严重合并症的IM患儿需要住院观察,由专科医生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对疾病的疗程,改善症状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因此不建议使用。
当确诊为IM 后,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避免脾破裂风险。由于有50%-60%的患者会出现脾肿大,剧烈及易发生碰撞的运动会增加脾破裂的风险。因此,建议患儿至少在起病后4周避免进行类似的活动。
充分的休息。IM 会引起较明显的疲劳和乏力,尤其是正处于上学期间的孩子。充分的休息能让孩子更快地恢复体力,减少疾病造成的不良影响。
如何预防IM?
已确诊的孩子并不需要绝对的隔离,但仍要避免密切地接触正发病的患儿;
同时要注意家庭和个人的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
勤洗手。
目前,尚没有针对EB病毒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