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对没有考上资优班释怀?

01-03阅读:272大字

女儿在小二升小三时曾参加资优班甄选,当初未帮女儿做任何准备,只抱持平常心应试,结果复试时以一分之差落榜,她一直觉得很遗憾。
女儿在小二升小三时曾参加资优班甄选,当初未帮女儿做任何准备,只抱持平常心应试,结果复试时以一分之差落榜,她一直觉得很遗憾。最近女儿的表弟准备一样的考试时,他妈妈要我以过往经验分享答题技巧,结果顺利考进资优班,导致女儿更耿耿于怀,失去优越感,担心同学及祖父说表弟比她聪明,并且埋怨我当初没帮她准备。

祖父帮表弟举办庆功宴时,她冷冷的说:“我只负责吃,不负责庆祝。”又说:“以后再也不参加什么资优鉴定了!”虽然跟表弟的关系仍友好,虽然祖父告诉她:“平时学校考试能赢过资优生,很厉害啊!”我也安慰她:“你美术、学业、体育各方面都能均衡,妈妈觉得很棒!”

但她始终无法释怀,羡慕资优班的同学有不一样的课程,问我可否旁听,或常拿自己跟资优生做比较。我很心疼她的失落感,真不知是否得靠时间让她慢慢淡然?还是有什么方法能帮助她面对?

凯旋医院临床心理师杨顺兴回复:

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子女与长辈的关系像是卫星与行星,孩子总是绕着长辈。长辈的坐标在那里,孩子就会在附近,长辈着重什么价值,孩子就会重视那些东西。因此,如果孩子很在意成绩、常跟人比较,长辈可能得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在哪些层面显得太重视成绩了。这些长辈未必是父母,有可能是祖父母,有可能是其他亲戚,或者是学校老师。

当长辈太过重视成绩,孩子自我要求高、得失心重,这对孩子长远的发展是不好的。“竞争心”会让孩子失去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一个过度重视成绩的孩子,跟手足相处,总想着要赢过对方,亲情就会淡薄;跟朋友相处,只想着竞争,友谊也很难真诚。更长远的问题是,过度重视成绩,往往会让孩子价值观局限,人生失去平衡。

孩子的未来,除了“课业”之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面对了。手足相处、人际关系、两性交往、工作压力??等,这些学习都是很重要的。父母要去让孩子知道,“课业”只是生活中的一环,不是全部;要鼓励孩子,尽心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不用一直跟人比较。

但即使长辈并没有表示在意成绩,也要小心自己“不知不觉”显露出的态度。例如,长辈有可能跟孩子安慰说:“考不进前三名没关系。”但当孩子真的考进前三名时,长辈又显得非常开心、大力庆祝。这带给孩子的讯息是,长辈“口头上”不重视成绩,但是“心里面”很重视成绩。

如果长辈的态度已经改变,孩子还是很在意成绩,长辈可以用“更鲜明的态度”让孩子知道,成绩没那么重要。例如设定这样的规则:“考三名以外有奖品,三名内没有奖品”、“开心的玩可以得到奖励,写作业没有”。

这种逆向的做法可能有点匪夷所思,但如果你看过一些不快乐的高材生,就会了解这种做法有其合理处。我们的教育体系实在太竞争,有时候真的需要一些“逆向作为”,才能让孩子的价值观回到均衡。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