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信都是在幼儿时期被家长摧毁的

01-03阅读:287大字

一个人是否优秀是否幸福,决定性因素就是是否自信!一个不自信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创造力的;一个不自信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决断力的;一个不自信的人遇到困难很难再振作,所以,一个不自信的人是不可能幸福的。
一个人是否优秀是否幸福,决定性因素就是是否自信!一个不自信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创造力的;一个不自信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决断力的;一个不自信的人遇到困难很难再振作,所以,一个不自信的人是不可能幸福的。

但是现在自信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孩子。

在我们身边,在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心理越来越脆弱了,动辄自虐自杀,得抑郁症的人成倍上涨。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他们有这样优越的成长条件,可是他们的自信去哪儿了?

殊不知,孩子的自信往往是毁在家长的手里,而且是从幼年时期就开始了。

家长的过分保护让孩子对未知忐忑

孩子生下来心无“杂念”,他们是自信的,他很喜悦于自己能够站立,能够行走,当他们蹒跚学步的时候,他们是自信地迈开双腿的。只是家长们大呼小叫地呼喊“慢点,别摔着!”的时候,他们被吓到了,开始犹豫了:路原来是不安全的,自己可以吗?

于是他们慢了下来,自信也就开始打了折扣。

确实孩子是不懂得危险的,家长是可以给予保护给予提醒的,但是没必要夸大危险,把孩子原始的自信削弱。

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

孩子大一点的时候,非常想找到自己的价值,积极的想做一些事情被家长肯定。比如拿着笤帚帮家人扫地,或者去帮家长端碗。

可是当家长说“快放下,你还小,摔了碗会扎到你的”的时候,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怀疑了,原来自己是不行的。

说孩子不行容易,但有一天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你再去鼓励他“你行,一定行”的时候,却已经很难了。因为一种心理重建,往往需要很多成功来佐证自己确实有能力有价值。

事事加以评论,让孩子怀疑自己

孩子有孩子的视角,他们的思维和成年人是不同的。成年人的大脑里有框框,孩子的小脑瓜是天马行空的。

孩子的画里,山可能是蓝色的,水可能是五彩的。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往往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自由而且自信。

但是家长往往会指责:颜色根本不对!位置根本不合理。这画的是什么啊!

孩子的自信就在家长事事评论中一句句炸飞了。

原来自己画的什么都不是啊!以后还是别画了。

别人家的孩子是杀手

夸别人的孩子是家长常用的毁娃方式。

家长总是那么发自肺腑地充满艳羡的去夸奖别人家的孩子,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可以像打地鼠一样一次次把孩子打入自卑的洞穴,直到永远躲在里面出不来为止。

真不明白这样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习惯是怎么传承的。

在家长夸奖别人孩子的同时,孩子的自信就比别人孩子的自信一截截地矮下去。

“你要做个听话的孩子!”

强势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听话!

这样的讯息传递出来的意思是:家长永远是对的,孩子永远是错的,所以,孩子要听大人的!

孩子从小就对自己有个不可能正确的认定,他长大后怎么可能自信?于是,孩子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对不了,对了反而会不安。

无意间的负面评价

每个家长都可能这样说过:你怎么这么笨啊,连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

如果孩子总听到家长说自己笨,他就会觉得自己笨是理所应当的,自己不可能聪明,长大后即便自己很聪明,他都会对自己有怀疑。

以上这些家长们对照一下,可能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曾经说过,只是你们相信不到杀伤力有多大。

有的家长会说:啊,只是随口那么一说!怎么会真的认为自己的孩子笨呢?怎么会真的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呢?

可是,恰恰家长不以为意的这样说了,往往孩子就会很认真的听了。

五斤重的东西成年人可能轻易能拿得起来,但是对两三岁的孩子会怎样?

生理上是这样,心理上也是这样。成年人以为无所谓的一句话对于孩子已经是个很重的心理负担了。不要高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小的时候,心理是脆弱的,是不堪重负的,家长这些行为足以给孩子留下心结,很可能一生都走不出去,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很多心理病症的案例都显示,成年人无法纾解的心魔往往是孩童时期的一些小事的阴影。

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请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方法,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的内心永远充满力量,充满阳光。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