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觉得孩子暴戾的外表,都潜藏着对爱的呼号渴求。
不是你教育的不够,也不是你不懂育儿术,而是你爱的不够。
下面的案例均为真实咨询案例。
孩子爱打人,可能是需要爱
有一位妈妈这样问:
“都说分离焦虑是黏妈妈的,可是我孩子怎么一点都不黏我,我回家以后,他反而把头扭向另一边,宁可和他奶奶玩。”
我问:孩子还有其他行为不对劲吗?
她说:稍微有点不顺心的地方,就会和自己周围的小伙伴发生冲突,甚至是拳脚相加。我制止过多次,不管用啊!
仔细询问,原来是这位妈妈工作非常忙碌,经常带着自己的负面情绪回家,不自觉的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母亲和孩子的情绪是互相传染的。孩子的焦虑无法难以被共情,也难以被适当的安抚。也难怪孩子会成为一个情绪多变、歇斯底里的熊孩子。
妈妈问:怎样解决孩子爱打人、和我不亲的问题?
答案太简单:爱孩子=接纳他的情绪,不管他行为多乖张,多不符合你的期待。
爱就像化骨绵掌,消孩子的暴力于无形。
孩子爱摔东西,可能是需要爱
所有的妈妈都遭遇过孩子摔玩具的场景,而玲玲的妈妈特别发愁。
作为一个女孩子,本该对玩具温柔相待。而玲玲的画风是:
”啪!“
”使劲撕!“
”一把拽下洋娃娃的裙子!“
小脸上带着愤怒、暴躁和不耐烦。
妈妈问我:“我的孩子脾气不好?怎样纠正?”
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呢?当然是观察孩子的游戏啊。游戏就是小宝宝的语言。
游戏是一个足够安全的环境,孩子可以在这里,展现自己的伤心、不满、自己的攻击、内心的矛盾、愿望、原谅他人的能力、成长的能力……
孩子在游戏中如此暴躁对待玩具,其实是她自己被人粗暴对待过。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很有可能是看护人),最终的解决办法也是做孩子情绪的安全容器,爱孩子。
不管她多么用力的摔东西,蹲下来,抱着她,让她知道自己的行为能够被接纳。
你会很神奇的发现:爱让孩子自愿,向你希冀的方向转化。
孩子不接受二胎,可能是需要爱
小珍的妈妈刚生完二胎,二宝才两个月,正是吃喝拉撒最累人的时候。妈妈觉得小珍太不懂事了。在月子里就和妈妈闹,妈妈刚喂完奶,就要拉着妈妈讲故事。妈妈带二宝去打疫苗,小珍就能闹到饭都不吃一口。妈妈前脚刚抱起二宝哄睡觉,小珍后脚就跟上来,抱着妈妈大腿,说自己不想去上学,求妈妈安慰。
小珍的妈妈向我求助,我向她建议这样一个游戏:每天安排十五到三十分钟的时间,来陪大宝一个游戏就够。
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做“我是小宝宝”。
憋管大宝是三岁、七岁还是已经开始思慕异性的十三岁。
做就是了。
让大宝假装他回到了婴儿时的样子,抱着亲他,爱他,好像这个世界只有他。这些小哥哥小姐姐们可以再一次感受到所有的关爱和照顾,就如同新生儿的现在所拥有的待遇一样,孩子的气就顺了。
越有爱的孩子,攻击性越小。唯一的解药,就是爱。
我做研究生时,和导师研究过很多心理咨询话题。
神马认知技法,精神分析法,森田疗法,各种各样心理治疗办法,我头都大了。
眼看着记不下这么多,考试是要挂科的,我举手问老师:这么多治疗法,哪个最管用?“
导师笑笑,说:“都有失效的时候。“
然后正色道:“唯有爱最管用。”
我们痴迷着有一种心理学的灵丹妙药,迷信着有一种儿童心理的操作技巧,能够让孩子马上、立刻改掉行为乖张、爱发脾气、不写作业、内向羞涩的毛病。
遗憾的是,没有。根本没有。
只有一种百分百见效的东西,那叫做爱。
如果你像我一样,能够穿过孩子表面的行为乖张等层层迷雾,去看到孩子真实的内心——
那呼声不过叫做:“妈妈,请你多爱我一点,多陪我一点。“
心理学亚历山大·鲁宏认为:人的人格,像树的年轮,是一圈又一圈地发展出去的。婴儿的一圈,代表爱与享受;孩童的一圈,代表创作与幻想;少年的一圈,是玩耍及嬉戏;青年的一圈,是情爱及探索;而成年人的一圈,则象征现实与责任。
这一圈一圈的发展,有一定的程序,如果有一圈未完成,而被破坏了,这个人的个性就会负伤,不能完全。
婴儿的爱那一环,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环。
今儿个咱们很多的灵感都来自于妈妈们的真实咨询案例,这些疑问有没有在你身上发生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