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听到这些,心里都感叹:小时候,父母最操心的是孩子的成绩;长大后,让父母最操心的往往不是孩子的成就,而是孩子的婚姻。
一直懂事乖巧的孩子,为啥一到婚恋这个道上就昏了头,踩了雷?
有关孩子童年经历与未来择偶的关系,我之前都是只会举女孩子缺爱婚后容易找渣男的例子,今天丹妈想从跟我碎念的两个真实例子,来和大家聊聊父母的婚姻与养育对孩子择偶观的影响。

“我不想再过我妈的生活”
王阿姨的女儿是电视台主持人,当年追她的人里不乏各种青年才俊暖男帅哥,可她却非要嫁个只比她妈小几岁的钻石王老五,气的她妈差点要和她断绝母女关系。
我妈当时劝她,她却说:“阿姨,我不是贪钱,我只是不想再过我妈那种生活……”。
原来,王阿姨当年找对象时很单纯,觉得人好就行,嫁了个比她小一岁的老公。结果女儿出生没多久,老公就下岗了,每天在家不干活还爱发脾气,中年还出了几次轨。
那时我妈常感叹:没有个好爸爸,还好有个好妈妈——王阿姨打着几份工,对老公能忍就忍,以为只要不离婚,就能对孩子少一点负面影响。
可妈妈的累,女儿都看在了眼里,妈妈的苦,女儿都记在了心上。
她偏执地把妈妈的不幸,都归因在了选了一个没钱、年纪小不成熟的伴侣身上。
在择偶是,便下定决心要做一个与母亲当年完全相反的选择——“对我好不好不重要,关键是成熟多金”。
然而婚后,她还没更多的享受到成熟男人的好处,就受尽了老男人的委屈:年纪大,出轨是出不动了,可带孩子家里事是一样都不参与;多金但也多疑,婚前就签了财产证明,婚后除了生活费,其他钱也从不多给。

父母在婚姻中的表现,是孩子看待婚姻的模板
父母婚姻不幸,我们常看到的,是孩子重复父母的错误,继续不幸。
但事实中,还有一种情况却是,孩子为了避免延续父母婚姻的不幸,而选择一个与父亲(或母亲)拥有完全相反特质的伴侣,而完全不考虑这个人本身整体是否靠谱,是否是我所爱,偏执地认为:
? 只要他有和爸爸一样的地方就是坏!
? 只要他和爸爸完全不同就是好;
童年的阴影,令他们根本无法全方位理智客观地去进行择偶。
就像王阿姨的女儿,母亲在婚姻中的委屈,父亲在婚姻中的混蛋,令她对年轻没钱的同龄男人完全失去信任。
当她以为自己没有掉进父母当年择偶时所忽略的陷阱,却又在不知不觉中掉入了另一个矫枉过正的未知深坑里。
丹妈身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父亲强势,女儿就找了个非常斯文的男人,斯文到妈宝、到懦弱的男人;
母亲风流,儿子便在婚姻中,对妻子不断试探怀疑。
最近流行一句话:“你对你妻子的态度里,藏着你女儿的未来”。
不管是做父亲,还是做母亲,我们在婚姻中任性妄为,懒于经营,毁掉的是自己的夫妻关系,更毁掉的是孩子未来在择偶中对男人(女人)的信任。

乖乖女为什么会爱坏男孩
再说说丹妈的一个发小,从小就是典型的乖乖女,斯文乖巧成绩好,一直是我爸妈口中的“别人家孩子”。
然而到了恋爱结婚的时候,她却成了父母口中的“逆子”。
记得第一次见她的男朋友我就吓了一跳:开着个摩托,吊儿郎当的样子简直像个叛逆期没结束的中学生。
而我的发小却坐在他的后座,一脸幸福。
我很好奇她的选择,她却说连她自己都感觉奇怪,之前认识的几个男孩,规规矩矩,聊的来却怎么都不来电。
但对这个男孩却是一见钟情,觉得他叛逆与众不同的样子,特吸引人。
去年,她妈在路上碰到我妈,说起她女儿的这桩婚事一直掉眼泪,说这男孩虽是个富二代,可爸妈算了命说他“不适合上班”,快30了,没个工作,每天就在家打游戏。
可婚姻这事上,父母一般都扭不过孩子,最后他们还是结婚了。
最近听我妈说,那个男孩自己每天在家打游戏不算,还觉得他老婆上班忙不能陪他,撺掇着让她也把好不容易考上的公务员工作辞了,要不是她妈及时阻止,她差点就把辞职信递了……
我从我妈那知道这事后都惊呆了,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当年我那个上进勤奋的发小,竟然会做出这种决定…

小心在孩子的内心,养出一道“钩子”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乖乖女爱上坏男孩,其实也并非全部是一种偶然。
“乖”从来就不是一个孩子的本来面目。
小时候,我这发小就一直是生活在父母“这不准、那不让”的管教与保护下,父母逢人便夸她多懂事,但她却不止一次地和我说过讨厌父母的压制,却又不敢反抗。
许多乖乖女看似超乎常人的乖巧与顺从,其实都是以压抑儿童正常天性与需求为代价。
她们渴望能够有一个人打开她们被压抑的个性,帮助她们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因此在择偶中,当乖乖女遇上坏男孩,很容易就被这种男孩张扬、我行我素的个性所吸引。
择偶就是一场内心的投射,心理学上有句话:“因为我们内心有钩子,所以别人才可以在上面挂东西”。
内心有一个缺自由的钩子,就会被一个“坏”男孩挂住;
内心有一个缺爱的钩子,就会被大叔挂住。
而给孩子心上安上这把钩子的不是别人,正是父母自己。

婚恋观,也许会是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情
丹妈查资料发现,哈佛大学曾用76年,跟踪724名来自不同阶层的青少年的一生,发现决定一个人一辈子幸福长寿的原因不是学历,不是财富,而是温暖的人际关系。
研究者特别指出:良好和亲密的婚姻关系能够大大减缓挫折与衰老带来的痛苦,夫妻关系不好的人,记忆力会更早的出现衰退,大脑功能下降的更快。
而一段好的婚姻从什么开始?好的缘分?
对于缘分,心理学里有个独特的解释:缘分是过去修下的,但过去不是前世,而是我们的童年,主要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修下的,在我们观摩父母的婚姻中习得的。
武志红老师曾说:恋爱不只是两人现在的舞蹈,也是两个家庭过去的舞蹈,因为我们的舞步是在童年学会的。
比起到了孩子已经步入择偶的歧途时才苦口相劝,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在夫妻互动中给孩子最好的爱的示范,在亲子互动中给孩子最全面的爱的养育。
孩子未来的婚姻是劫是福,全藏在我们今天给孩子的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