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呢?全家人都去做了呼气测试。结果,奶奶的HP数值明显增高,医生说,这一般跟平常的不科学饮食习惯有关。
医生问这家人,平常是怎么给孩子喂食的,这时,奶奶才说出了真相:“有时候,她肉咬不断,我就咬点下来再夹给她吃。有时候她看到我碗里的东西想吃,我就直接用我的筷子喂她。”
这下,谜底解开了。奶奶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她再嚼着喂多多,多多年纪小,抵抗力弱,胃部粘膜也比较脆弱,就被感染了。时间一长,胃部溃疡,久而久之,就引发了胃出血。真相揭开后,一家人悔不当初!
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这种细菌可以长期生活在病人的胃液中,逐渐侵蚀胃粘膜。感染者会出现泛酸、嗳气、腹痛等症状,严重的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胃溃疡、胃穿孔甚至癌变。宝宝如果感染了,会导致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还可能引期儿童缺铁性贫血、厌食及血小板减少,甚至会导致孩子生长发育迟缓。
幽门螺旋杆菌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公众卫生健康的大问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为95%~100%;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检出率为85%~95%;胃溃疡患者中检出率为70%~80%;胃癌患者中检出率约为80%。
而儿童胃病研究方面已经证实,引起小儿胃炎、胃溃疡的病原菌主要是幽门螺旋杆菌。我国是该菌感染的高发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5%~64.39%,而一旦感染,将带菌几十年,自然根除率低。
幽门螺旋杆菌是典型的“病从口入”的细菌,具体的传播途径为: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
① 口-口传播 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
-
大人和孩子嘴对嘴的亲吻;
-
家庭共餐中,用自己的筷子给孩子夹菜;
-
用嘴把饭嚼碎了喂孩子;
-
给孩子喂饭时,用嘴去吹饭降温,唾沫带到食物上;
-
孩子使用大人的水杯、牙刷、毛巾、脸盆等,容易沾到唾液的生活用品。
以上这些行为在我们日常育儿和家庭生活中,经常发生。所以,幽门螺旋杆菌在家庭之间的传播最为广泛。如果家庭成员有以上行为,请尽量改正。
② 粪-口传播 通过被污染食物、水源传播
粪—口传播是消化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通俗讲,就是吃了被含病原体的粪便污染的食物、饮水而传染疾病。而幽门螺旋杆菌就有可能通过这种途径进行传播。
所以,我们在居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卫生。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马桶也要经常进行清洗。
另外,有调查显示,厕所的水龙头细菌数是马桶座圈的44倍!所以,除了家里的马桶外,厕所的洗手池、水龙头最好也要天天清洗。
感染症状:很多感染儿童表现为“无症状携带者”。儿童在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如果感染情况不太严重,在被感染期间会间歇性出现腹部钝痛或者隐痛,如果是感染情况比较严重,才会出现剧烈的疼痛。一般来说,发生疼痛的时间是没有规律性的,而且是反复发作。年长一些的儿童,发生疼痛的位置往往都在上腹部或者肚脐周围,而年幼一点的儿童发生疼痛则一般都在肚脐周围。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发生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但绝大多数的患者会在餐后或者进食中发生。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常常还会伴有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恶心、腹胀等情况,少数患者还会出现黑便或者呕吐等情况。
观察儿童患者的舌苔,常常会出现白腻或者地图样的舌苔,并且伴有口臭或者口味。如果是婴幼儿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出现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呕吐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在感染期间患者还会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以及生长发育落后等表现。
① 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唾液传播,一般大人如果检查有,那么说明这个大人是在5岁以内被感染的。
②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一生中有10-20%的机会患消化性溃疡,只有1-2%的机会发展成胃癌。 虽然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人患胃病的几率会高于未被感染的健康人,但并不代表一定会得病。同样的,得胃病的人也并不是一定会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有胃部疾患和胃癌风险的人群, 杀死并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有助于预防胃癌!
③ 如果小孩子感染了这个,首先要分餐、公筷,然后问下大夫什么时候适合做除菌治疗。大人也要去检查下,谁有,然后去做除菌治疗即可。幽门螺旋杆菌的潜伏期很长,一般35岁是这个病菌携带者的病变爆发期,60岁是癌变的高发期。
④ 平常不要嘴对嘴喂食、嚼着喂食,如果食物太大孩子咬不断,可以买把辅食剪把食物剪碎,或者在煮孩子的食物时,就把材料切得小一些;大人和小孩的餐具要分开使用,夹菜的时候,尽量使用公筷;不要给孩子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还有一点,家长不要再嘴对嘴亲吻孩子,这做法也容易感染。
⑤ 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胃不好,建议去医院做一下呼气测试,检测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这也是对宝宝和全家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