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支教”竟要收取课时费 莫让爱心被利用

07-28阅读:408大字

收藏文章
“爱心支教”竟要收取课时费,现在,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想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但是也有越来越的的人打着爱心的幌子赚取自己的利益,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被欺骗。
1

“爱心支教”竟要收取课时费:事件经过

如今,回到家中休息,张娜觉得自己这次爱心支教经历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 “刚开始他们的条件对大家很有吸引力。”在张娜看来,能去基层锻炼,还有小钱挣,还可以拿到社会实践证明,这对大学生很有诱惑。但如今她细细想来,这些诱惑的背后,正潜藏着骗局,而对这些她此前都一无所知。

张娜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当初面试后,“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的人告诉通过面试的学生,参与爱心支教可以得到一定的报酬,就支教点负责人而言,收入和招生人数有关。“总的收入金额除去老师的代课费、住宿费、生活费用以及资料费用等,剩下的乘以百分之几就是负责人的。”张娜说。

按照“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的这个管理办法,显然支教点负责人想要多挣钱,就得想方设法扩大支教点的招生人数。按“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的统一安排,近一个月的爱心支教,各支教点要花10天时间用于招生。在招生环节,除了主动出击做宣传,支教班都提前开班,让有意向的学生和家长先参加培训后再决定是否报名参加。

“一个学生一门课费用是240元,有些学生会报几门课。”张娜说,她都会将学生家长交来的报名费通过网络转给“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的负责人,按照“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的规定,在培训中支教点的所有花费先由支教点负责人垫支,结束后再由“陕西爱心支教联盟”报销。

这次在南郑县红庙镇支教点待了5天,张娜共接受了5个学生的报名,有3个人的报名费她已经转给“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的负责人,另外两个人的没来得及转,她直接退给了学生家长。在支教队员离开前,她将“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的负责人叫到支教点,让其退还其他3人的报名费。回到西安后,张娜还对家长进行了回访,确认报名费已经全部退还。

张娜在支教点的花销都是自己出的。“吃亏就吃亏吧,不想再和这事有啥关系了!”在她看来,自己算是花钱买了个教训。“只要把学生家长的钱退了,也就心安了。”她说。

和张娜一样,来自另一所大学就读中文专业的大三学生吕薇也参与了此次爱心支教,她作为支教教师被派往安康市旬阳县的支教点。

吕薇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她也是通过同学了解到“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组织爱心支教活动。今年5月,她报名该“联盟”暑期支教教师岗位,参加完面试后,“联盟”和她签署了一份合同,合同规定他支教期间的工资为1950元,前提是要带够5个科目,不然会从工资里面扣除400元。

吕薇7月3日考完试后赶到支教点,而她所在的支教点负责人6月29日就已到达,先期开展招生工作。到正式开班时,该支教点共报名42人,收取报名费2.5万多元。吕薇负责教小学二到六年级的语文及五年级的英语。

吕薇说,7月11日,关于“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的报道发出来后,支教点的同伴商议,未将报名费上缴联盟负责人,7月12日以后,支教点中断了和“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的联系。后来,旬阳县教育局下发文件,要对“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相关的教育培训机构排查。7月22日,扣除每天每个科目10元后,吕薇和同伴将报名费用退还给了学生家长。“扣钱是因为我们都是学生,没那么多钱交房租。”吕薇说,支教点的房租是3600元,教学打印材料花费1500元,还有水电费、做饭用的电器这些都是由支教教师承担,这个事公开后,他们和“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的联系中断,就从学生的报名费中按已经上课的天数扣了一部分作为花费支出。

即便如此,吕薇还是自己花了600多元,没有从“陕西爱心支教联盟”拿到一分钱。“我家离支教点不远,交通费少一些,有的同学来自陕北榆林,花费更大。”吕薇说。

令吕薇难忘的是,在他们将要离开时,很多家长甚至联名请求支教点的老师留下来,也有家长说这事结束后单独请支教老师再回去,出了事由家长负责。“我们全心全意地教,放学还陪孩子们做作业、送回家,这令他们很感动。”吕薇说,在她们离开的时候,很多前来送行的孩子都哭了。

如今,离开了支教点,吕薇开始了新的假期生活。“虽然发生了很多波折,支教也没能继续下去,但我也没有后悔,不管怎样也学到了一些东西,认识了一些人,虽然结局不那么圆满,但我觉得事情能够这样解决也好。”她说。

“爱心支教”竟要收取课时费3

2

“爱心支教”竟要收取课时费:事件后续

大学生参加“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爱心支教出现问题后,陕西部分高校很快给予了回应。

7月10日,西安石油大学团委通过官方微信发布了“关于禁止我校学生参与陕西爱心联盟”的声明。

7月16日,陕西师范大学团委也发出了相似的声明。

7月17日,团陕西省委官方微博“三秦青年”转发了陕西师范大学的声明,并提醒有意参加支教活动的青年在学校团组织处进行咨询,参加由官方组织的支教团队,莫让爱心被利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汉中市教育局,该局职成科科长郝浩亮表示,事发后,教育局第一时间进行安排部署,在全市对所有民办学校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无证办学的教育机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牵涉中小学生培训,有安全隐患或者不规范行为等情况,及时向工商、民政等相关部门通报,要求结合各自职能加强管理。

郝浩亮还表示,汉中市教育局对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出台了具体管理办法,加强了监管和查处力度,对已经审批的教育培训机构要公示,让老百姓知道哪些是审批过的合法办学机构。

对于此次爱心支教中出现的问题,郝浩亮说,在教育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下,所有收取的费用已经退还家长,对参加该活动的大学生还进行了民办教育法的普法宣传。

在汉中市勉县褒城镇,镇团委书记戴玉成参与了对爱心支教点的查处。据他介绍,该镇暑假的爱心支教点由“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的一个小分队组建,前期以志愿服务的名义开展教育培训,相关教育培训的证照不全,还收取了一定的培训费,现已全部整改,不再对外招生。“既然是爱心服务,就不能收费,如果是教育培训,可以按规定收取费用,但必须得有相关资质。”他说。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和“陕西爱心支教联盟”取得了联系,对于为何要以爱心志愿服务的名义开展支教,该“联盟”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表示,“陕西爱心支教联盟”属于高校大学生自发组织,成立于2009年,最开始组织名称就叫“陕西爱心支教联盟”。几年来,联盟一直用这个名称开展活动,今年沿用了这个名称。“这个名字家长学生都已经耳熟能详,并非用爱心支教的名义。”他说。

这位负责人表示,之所以要开展面向农村地区的支教活动,是因为当前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与城市相比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尽管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各种社会力量也在源源不断地提供支持和帮助,解决上学费用、捐建校舍、图书室、食堂,提供免费午餐,提高教师待遇……但依然没能解决农村孩子成长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村镇优秀教师紧缺和流失,更不要说孩子放学回家后课业困惑或家校陪伴了。“一个缺少了合格老师的学校,即使再好的硬件投入也无法成就学生美好的未来。”这位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还表示,现在农村的孩子很多父母不在家,“当大量农村劳动力拼命为生存、为城市建设付出的时候,我们有条件(尤其是乡村出身背景)的人,都有责任去帮助他们的后代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对于爱心支教点为何要收取课时费,该负责人解释说,收费标准是几块钱一课时,主要是根据教学点的房屋租金,座椅黑板设备,宣传物料制作,支教教师的住宿,用水用电,支教老师的工资,车费的报销,支教老师的保险等费用制定的,用于这些方面的开支。

该负责人还表示,由于媒体的片面报道,认为他们是骗子后,大部分支教点的大学生支教者纷纷弃点而走,他们收到的部分课时补贴费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已全部退到家长手中,因为办班导致的房租也跟房东协商完毕,也妥善解决了大学生的返途问题。

“对给选择我们的中小学生、深信我们的各位家长、参与的大学生带来的不便与影响深表歉意,对支教活动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表示道歉,还请大家给我们改正的机会,也对关心我们的社会伙伴表示感谢。”该负责人说。

“爱心支教”竟要收取课时费4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