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被人起外号欺负怎么办
孩子的「日常诉苦」项目中,通常少不了这一项——被同学起外号。
他满是愤怒和委屈地跟你抱怨,说班上的某几个孩子给他起了一个难听的外号,你除了安慰以外却不知所措。
为什么起外号这件事如此普遍,它在孩子们的社交中是个什么角色呢?
无论哪个年代,「起外号」这件事在学生时期都很盛行,有的人甚至有五六个外号。
通常大致归为两类,一种是没有恶意的,比如因为学习好被叫「学霸」;另一种则比较令人不喜了,特别是以别人的生理特点来起的外号,便带有很强的歧视意味。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孩子到了语言敏感期,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加之想象力丰富,就可能依据同伴的一些特点取一些相应的外号。比如在一个球队里,大家互相的外号就是彼此的球衣号,这是伙伴之间的一种代称,也是充满团队感的娱乐方式。
只要言语中并没有不尊重的词汇,孩子们之间玩耍得也很开心,那么这种方式的起外号就是完全正常、不需要干预的行为。
另一方面,则可能来源于渴望被关注、被认可的内在需要。这个阶段的孩子,再没有什么比叫别人的外号更能引起注意的了。当他发觉这种方式能够轻易引起别人注意时,他就乐此不疲,别人越是生气愤怒,他就越是会这么做。尽管这个行为非常幼稚,但深层原因还是因为内在需求没有被重视和满足。
所以我们必须明白,孩子被起外号一定不是因为他自己的问题,而是因为孩子们正处于寻求关注、宣示能力感的阶段。
而这一点,与其堵不如疏,需要正确的引导。
老师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
从老师的角度,要告诉孩子起外号是对同学的不尊重,尤其是一些有贬低意味的外号。可以通过同学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比如就「学生起外号」的行为开展辩论,让学生通过辩论、反思,了解起外号的利与弊,这样做或许比简单地制止更有效。
-
而家长则需要首先接受孩子的情绪,并明确自己的态度。如果你的孩子因为考得太差被叫「笨蛋」,而你安慰他说:「没关系宝贝,下次我们考好点。」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在承认孩子现在有问题,他马上就会敏锐地察觉你的态度,并拒绝领情。
-
使用积极倾听的技巧,用同理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家长重视与认可的。等到他情绪好转后,通常并不会希望父母直接介入他们的事情。此时,可通过引导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自己,与他讨论多种可能性,支持、鼓励孩子去尝试多种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