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家长的态度决定!
孩子的成绩是父母永远关心的事情,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呢?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做些什么?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家长的态度决定!
有经验的老师会发现,即使是在同一个班级里,接受同样老师的教学,不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是不同的。比如:
有些学生是为了考高分而学,他们对于所有和考试无关的内容都不关心;
有人是为了掌握这些知识或任务而学,他们更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遇到错误,有人的归因是:这因为我不擅长这科;
有人的归因是:这是因为我付出的努力还不够,或者方法策略需要调整。有的学生把学习看做是完成别人的任务,像干活一样;
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他乐于为自己的学习而操心:规划、管理、总结,他对错误负责,为进步而欣喜……
那么,这种差距来源于哪里?你希望孩子是哪种?
如何培养后面这种——
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当自己学习的主人的学生?
家长在孩子学校学习最初时期的关注点,对孩子影响很大。我观察周围家长,发现有这样两种类型:成绩导向和能力导向。
对待分数
成绩导向型
放学问孩子:“数学考多少?”“88……” “怎么这么低!不能在外面玩了!”“语文呢?100,你们班几个考100的……?”(关注的只是分数)成绩导向家长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考好了奖励,小测验考好奖励好吃的,大考考好奖励大礼物或旅游。这样引导,久之,孩子和学习成绩的关系,就变得如同工作和报酬一样。他们和学习的关系始终停留在很浅的层次。
能力导向型
能力导向的家长,考试后除了分数,更要看卷纸,让孩子总结。对答错的题总结,哪些应该去改变,想新的策略。对于表现好的,也总结:好在哪里、哪些做法应该坚持。这样的总结,使我们能从每次考试获益最多,无论考好或是考坏。孩子会认为,成绩只是对我学习方法和效率的反映。真正重要的是学习本身。这样的孩子不会为成绩而大喜大悲。
我们不同的关注点,让孩子有不同的思维模式。
对待平时学习
成绩导向型
只关注考试和成绩,对于平时的学习只给空泛的指示:好好学习啊!抓紧啊!看你下次考不好怎么办!快考试了,还玩!这科都考完了,还看它干嘛?考完试就应该好好放松放松,别看书了!
能力导向型
能力导向型家长,不仅对考试结果关心,平时也随时给孩子及时、准确、简短的反馈,让孩子在这些小的反馈中随时调整、不断进步。这些微小的进步,就是在累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他也更容易有学习的内在动机,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方面的做法及对孩子的影响
关注点和目标不同,决定了这两种家长所采取的做法不同。
成绩导向型
家长只注重投入和产出,一味强调效率和结果。他们觉得,孩子不需要想太多,就要按照要求去做。不论你采取怎样的办法,最终考高分才是真格的。比如,他们容易忽视孩子目前的能力水平究竟如何,而硬是用过高的标准去要求。这样常常搞得孩子焦虑沮丧,认为自己很笨、学习很可怕,甚至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对成绩的过于关注,使他们对孩子的成长缺乏全面的考虑。比如,一二年级孩子常有各种马虎现象,这通常和他们原有的知识或技能水平、练习的强度、大脑以及心智发育程度都有关。过于关注成绩的家长,就会让孩子花掉课余所有的时间去练习。多做练习当然必要,但因为这些错误是上面多种因素的体现,所以也并非练习越多就一定成绩提升更快。
如果家长能注重孩子全面的成长,在安排一定量的练习的基础上,也保证孩子每天有一些户外活动、自由玩、做家务等等的时间,尽量保证睡眠,让孩子有稳定、轻松愉快的情绪……那么,这些看似浪费时间的、注重全面成长的做法,恰恰是在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和整合,帮助孩子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样坚持,即使他们的成绩在短期内不是那么完美,如果在更大的时间跨度来看,他们不仅各方面都会成长得很好,而且成绩的提高也会更有后劲。
能力导向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把眼光放得更长远,注重引导孩子学到管理自己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做法或者答案。他们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方法策略,然后自己得出结论,哪种效果更好。他们教孩子“会学习”,逐渐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的一些做法或许最初看起来花费时间,但当孩子培养出自主学习的能力后,效果就会显现出来。而在学习中掌握的这些能力,很多可以在未来让孩子在工作和继续学习中受益。
比如,对于孩子不会的数学题,他们这样帮助孩子:
1.了解题的难度和孩子的能力水平;
2.不直接给答案,而是给线索和启发:我们可以先算什么?要得出答案,需要哪些信息?你觉得题里的这个是什么意思?你在纸上画个图示看看……
3.只帮他需要的那一点,最后保证是他自己完成。就是:启发后耐心等待,等他那声“啊哈!我知道了!”如果还不懂,那就回去继续找新的点启发,继续降低难度,或者想出个类似的更简单的问题。这样直到孩子终于自己搞清楚了思路;
4.当他最后自己解决了,再和他回顾一下难点和策略。品味成就感。这样做当然比直接告诉答案更费事,但如何每次如此引导,孩子就会喜欢挑战,有高的自我效能感,相信我能学会、我能做成。这样的孩子,把数学题当作游戏。他们做完一个有难度的题,会让你给出个更有挑战的题来试试!
小 结
学习的结果、成绩,取决于学习方法,而学习方法,又取决于学习的态度和动机。所以,我们时刻记得,让孩子学习,不是为了考学、找工作、挣钱、生娃,而是为了让孩子不仅开发大脑、掌握知识,而且培养出各种能力、提升综合素养,能更好地探索自己和世界,能创造性地去生活。记得初衷,才不会偏离,才会在面对骨感的现实时,机智地想出对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