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天怎么给宝宝防晒?这3个错误你犯了吗?
夏天的紫外线非常强烈,很多女性都怕自己变黑,那么宝宝呢?阴天怎么给宝宝防晒?这3个错误你犯了吗?
每年夏天,防晒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主题,有了宝宝以后,在炎炎夏日呵护他们幼嫩的皮肤就更加重要了。
但也有很多宝爸宝妈,致力防晒数十年,还是对阳光的力量一无所知,总会在不知不觉间走进这些防晒误区:
阴雨天气不需要防晒
凉爽天气不需要防晒
防晒霜系数越高越好
今天我们就来引导大家走出误区,一起聊聊正确的防晒方式!
常见的防晒误区
×阴雨天气不需要防晒
你是不是也以为,在阴雨天、刺眼的阳光都被厚厚的乌云遮住,我们和宝宝就都可以素面朝天、不做任何防晒准备了呢?
其实不然,真正对我们的皮肤造成危害的是阳光中的一种不可见光——紫外线。而紫外线中的UVA与UVB,分别是导致我们的皮肤被晒黑和晒伤的元凶。
在阴雨天,UVB的量虽然减少了,但能穿越云层的UVA同样会不遗余力地“搞破坏”。因此,即便在阴雨天,该做的防晒工作,家长也一样不能偷懒!
×凉爽天气不需要防晒
虽已时值六月,但真正的炎夏还没有开始,就拿小编所在的上海地区来说,未来一周的气温都在30℃以下,并不会让人感到暑热难耐。
那么问题来了,凉爽的天气里、晒在身上不觉“热辣辣”的阳光,也要防吗?
答案是:要!因为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的紫外线是不会发热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爬山的时候,总是越往上爬、体感就越凉爽,但实际上,登山途中,我们每上行1000米,紫外线对我们的杀伤力就增强10%。
除此之外,人体在凉爽的环境中,新陈代谢也会相对减缓,晒黑后更不容易复原,因此,防晒工作更不能懈怠!
×防晒霜系数越高越好
很多家长在为自己和宝宝挑选防晒霜的时候,总会紧盯着“SPF”,认为这一数值越高越好,涂上SPF高的防晒用品,就觉得自己所向披靡、不惧阳光了。
其实,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意为“防晒系数”,是指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
假设紫外线的强度不会因时间改变、一个没有任何防晒措施的人如果待在阳光下20分钟后皮肤会变红,那么:
SPF为15的防晒产品,可以保护你20(分钟)*15(SPF)=300分钟
SPF为30的防晒产品,可以保护你20(分钟)*30(SPF)=600分钟
以此类推。
但实际上,出汗、遇水、天气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这一理论值,而且防晒系数高的防晒产品,给皮肤增加的负担也相对较重。
因此,家长在为自己和宝宝选择防晒霜时,还需结合自身肤质、生活习惯等因素理性购买。
正确防晒攻略
避开日晒最强时间段
紫外线最为强烈的时间段通常是上午10点~下午3点(部分地区延长至下午4点),而宝宝的皮肤厚度约为成人皮肤的1/3、耐受能力差,因此,带宝宝外出应避开此时间段,如果一定要在这一时间段外出,也要尽力避免阳光直射。
选对防晒衣
美国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夏季穿深色服装比穿白色服装凉爽。
衣物是防御日晒的第一道防线,但由于白色对阳光的阻挡作用较弱,轻薄的白色防晒衣防晒指数(SPF)大约只有7。
厚一些的深色外衣(例如红、蓝、绿和黄色等)防晒效果较好,可能提供SPF15以上的保护。而红色是所有颜色中防晒效果最好的。
所以,质地舒适、面料透气、款式宽松的红色棉质长袖薄衫裤,是宝宝在夏日里的不错选择。
用对防晒霜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岁内、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建议使用防晒霜。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适量使用防晒霜。
而给1岁以上宝宝使用防晒霜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4方面:
①避免选择含有二苯甲酮、对氨基苯甲酸及其酯类(易导致皮肤过敏或光敏反应)及维他命A棕榈酯(可能致癌)等成分的防晒霜。
②出门前30分钟(至少15分钟)给宝宝涂抹防晒霜,涂抹时注意避开眼睛和嘴巴。
③不可重复涂抹防晒霜与防蚊液,两者的成分会产生化学反应,导致神经中毒。若非得一起使用,至少要间隔半小时以上。
④给宝宝使用的防晒霜,一定要能直接被婴儿香皂或沐浴露洗净才行,宝宝外出回到家后,家长也应及时帮TA将防晒霜清洗干净。
一旦宝宝被晒伤了…
如果宝宝皮肤发红、看着易破、摸起来发热、几小时或24小时之后起水泡,就代表TA很可能是被晒伤了!
轻度晒伤
喷淋冷敷:宝宝发生轻度晒伤时,家长可对晒伤部位进行冷水喷淋,或敷上湿冷的毛巾来缓和伤痛。
涂芦荟胶:如果宝宝属过敏体质,晒伤后、使用芦荟胶前应咨询医生。
避免脱水:晒伤后应喝水、避免宝宝脱水。
避免再晒:晒伤恢复前,尽量不要让宝宝晒太阳。
重度晒伤
如果宝宝的晒伤很严重,皮肤肿胀、有水泡,甚至出现发烧又发冷、恶心、头痛、虚弱等状况,家长应立即送宝宝去医院就诊。
父母堂温馨提示:
宝宝晒伤后,家长不要在晒伤部位使用凡士林、苯佐卡因、利多卡因或黄油;不要使用肥皂清洗晒伤部位的皮肤;也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易造成二次灼伤)。
以上3件事会让症状加重,导致晒伤皮肤恶化。
光脚丫,对宝宝有4大好处:
1.增强感官刺激
宝宝的双脚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宝宝光脚行走时,接触不同材质的地面有助于触觉的发育,感官锻炼得到增强,对宝宝大脑活力、记忆力、感觉灵敏性、身体灵活性都有好处。
2.促进身体发育
光脚丫有利于静脉血液的回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宝宝全身各脏器的功能。
3.养出漂亮脚型
宝宝光脚时,脚形可以自然生成,脚踝能够自由活动,有助于增强脚踝的灵活性和韧性。
4.增强宝宝体质
气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宝宝的双脚裸露在空气和和阳光中,脚部的血液循环就会加快,进而带动全身的新陈代谢速度,带动宝宝的食欲,身体的抗病能力、免疫力自然也会随之增强。
妈妈要注意,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让宝宝光着小脚丫:
室温低于26℃时应穿上袜子
注意给宝宝选择透气性能好、适合宝宝脚型的纯棉袜,避免过大或过小的袜子影响宝宝的脚的发育。
别让宝宝光着脚丫穿凉鞋
有些童鞋的材质和工艺会受到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如果宝宝的双脚不穿袜子直接接触,会失去一层有效保护。宝宝穿露趾凉鞋,也很容易造成脚伤。因此,最好给宝宝穿上薄棉袜再穿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