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流行快,流行起来再了解这些就晚了!
有这么一种大规模传染病,它是第一个实行全球监测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每周对它监测通报疫情,我国专门成立了针对该病的国家中心,为监测它的动态设立了500多个哨点医院,什么传染病需要这样严加防范呢?答案也许出乎你意料,这就是流行性感冒。
由于流行性感冒病毒容易变异,传染性强,所以至今仍然无法完全控制它的传播和流行。流感的不可预测性使其犹如一把随时可能落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里斯剑,世卫组织称它为“无法预测的威胁”,唯有时刻监测反复无常流感病毒世界的一举一动,才能占得一点儿先机。
但即使如此,对付流感大流行仍然是不够的。即使哨点医院再多,但流行性感冒实在太具有隐蔽性,老百姓常以为是重感冒,并不能保证每个流感患者都去医院,这种看似严防死守的周报制度也仍然落后于疾病传播的速度。
据分析,在流感周报预测到流感疫情前2周,网民在网上搜索流感关键词热度就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所以,可能在你意识到流行性感冒流行之前,流感就已经袭击了你和家人。
上个世纪的3次世界性大流行,每次都有几百万或几千万人的死亡,数量之巨大令人恐惧,一旦流感来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这一堪称“第一杀手”的传染病—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一般为 1~7天,多为2~4天,症见发热(体温38度以上)、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等,或伴有恶心、呕吐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虽然大部分流行性感冒有自限性,抵抗力良好且无并发症的患者多在发病3、4天体温逐渐消退。但对于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来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如5岁以下的儿童;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伴有慢性心脏、肺、肾、肝、神经和代谢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体重指数大于30kg/m2的肥胖者和妊娠妇女。
但青壮年也不能自以为重症流感跟自己无关,例如2009年甲型H1N1流行时,15-50岁青壮年重症比例占到所有重症患者的4成左右。
预防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建议以上高危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但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疫苗接种后需要2周才能产生抗体,因此应提前接种疫苗,以防流感流行高峰,我国大部分地区推荐的接种时间为每年9-11月。
对于与确诊或疑似流感患者有过亲密接触的高危人群,以及检查确诊或高度怀疑的流感患者,应在接触后或发病后48小时以内尽早启动抗病毒药物治疗。若不能在48小时以内服用药物,48小时以后开始仍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目前,国内国际指南中对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推荐的一线药物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最常用的是口服剂型的奥司他韦。
国家对监测流行性感冒上心,对抗流感药物的储备也非常重视。由东阳光药与军科院联合研制、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生产的战略储备药品磷酸奥司他韦(可威),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流感药物,也是国家战略储备药品。经检测,可威的疗效与进口奥司他韦没有差异。在生产过程中,可威的质量标准更为严格。而且,可威有颗粒剂和胶囊剂两种剂型,颗粒剂更快发挥作用,适合老人、儿童服用。
流行性感冒虽然国家严密监测,有疫苗可以打,有药物可以用,但你自己不重视也没用,希望大家对流感重视起来,把流感的防治当做生活常识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