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堂好课观后感500字
2020一堂好课观后感500字
今天我观看了央视综艺频道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一堂好课》,授课的老师是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
金教授的讲述很精彩,其中有个环节令我印象深刻难忘!那是授课的互动环节,一位军官叔叔介绍他以前是一位边防兵,他的部队在沙漠里一个哨所,条件十分艰苦。他的老班长已服役十年,原本有一个机会可以调回内陆的部队,可老班长却放弃。老班长是这样回答的,虽然内陆条件很好,但他更想守护在祖国的边疆,如果把这个任务交给别人,他不放心……那一刻这位军官叔叔明白了这个岗位的意义和责任!也敬畏老班长的报效祖国的决心。
我听到这里心里感动极了,敬畏老班长、敬畏解放军叔叔,我们的祖国正是有这么多勇于担当的爱国之士默默奉献,才有了如今的安定、平安。
我爱祖国!作为一名小学生,我目前能做的、必须做的就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知识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一堂好课观后感怎么写
很多人都说,青春是短暂的,易逝的。王蒙先生说:“怎么能够挽留住我们对青春的这种体会、这种心得、这种记忆呢?文学是个好东西,文学让你一下子就把很多美好的东西挽留下来了。”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红楼梦》是王蒙先生百读不厌的一部。尽管这是公认的记载家族兴亡的悲凉之作,但在王蒙先生看来,《红楼梦》其实是青春的小说,因为书里有那么多可爱的青年,尤其是少女,她们永远年轻,“描写芦雪亭联诗的那一段,那是大观园的青年联欢节,是大观园的文学节,是大观园的青春节,还是大观园的烤肉节。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时候,仍然充满着青春的欢乐。”
王蒙先生眼中的青春,从来都是兴高采烈,从来都不淡漠。他在课堂上分享道,《青春万岁》序诗中所写的“眼泪、微笑、深思都是第一次”,其实是受到了屠格涅夫的启发。屠格涅夫在小说《初恋》的结尾写道——啊,青春,青春,你什么都不在乎,连忧愁也给你以安慰,连悲哀也对你有帮助。“为什么屠格涅夫说‘青春什么都不在乎’?因为前程远大,失败一次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这一点上,王蒙先生倒是觉得林黛玉不该那么年轻就想着“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她是过于悲观了。对林黛玉我也感觉到非常遗憾,毕竟还在青春的年华,整天琢磨着他年有什么人来把你送葬,想的也忒早点了。”
青春飞逝,身上的一切也难免如日头下的蜡与雪一样,融化地干干净净。王蒙先生鼓励大家要乐观向前,“因为不会只有飞逝,不会融化得无影无踪,因为有文学,有日子的编织,有幸福的缨络。文学挽留了时光,文学挽留了青春,文学让我们永远不老!”
从1953年创作《青春万岁》至今,王蒙先生依然坚持在作品里书写青春和爱情,他说:“尤其是到我七八十岁以后,我体会到更多的是我是世界的情人,因为我爱这个世界,我给这个世界写了一封又一封的情书,我现在的小说就是我现在写的情书。”
一堂好课观后感800字
过去,以《国家宝藏》为代表的文化节目告诉我们,文物的价值在于让我们“知来处,明去处”,它们佐证着我们历史文化的进程,滋养着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赋予了我们以底气和力量。这次,单霁翔院长更进一步开讲文物和社会生活、和现代个体的密切关联,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文物的保护者、见证者甚至是创造者。
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骄傲于我们拥有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这些灿烂的文化遗产,拥有泰山、庐山、青城山、峨眉山、五台山、武夷山、黄山这些壮丽的名山大川。今年,“良渚古城遗址”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故事传遍了世界各地,也更加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物工作的重大突破背后,离不开一大批文物工作者的努力奔走。在本次课堂上,单霁翔院长分享的一则关于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风雨桥的故事,让大家集体陷入了另一重深思。
2004年夏,暴雨诱发山洪,冲垮了有着120多年悠久历史的风雨桥。就在桥倒塌的时刻,在场的124名侗族小伙子纷纷地跃入了洪水,拼死打捞。历时三天三夜,他们从贵州一直打捞到广西,并且告诉沿途村庄的村民,上面漂下的木材是我们家乡的风雨桥,我们要把它们运回去。后来,在政府的组织下,他们将捞回的构件运回了地坪乡,一清理,二十八根大木构居然一根都没有少,73%的风雨桥构件回到了原地,使这座桥得以重建。
当媒体采访村里的老人,为什么在桥垮塌的时候也没人组织,孩子们就能纷纷跃入洪水去抢救?老人说,“这就是他们的家呀!他们从小就在桥上听老人讲故事、做作业,唱侗族的大歌,风雨桥早已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了,遇到什么危险,他们都会挺身而出的!”
“这就是当我们民众跟他们家乡的文物建立了血肉联系以后,才能出现的奇迹”,长期以来人们都在争论文物到底是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单霁翔院长希望用这个故事分享给大家的理念是,“保护也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经过我们的手,经过我们的时代,经过我们的城市,能够把它真实完整地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伴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日渐深入,我们不仅要保护那些显而易见的纪念型文物,还要保护传统民居、工业遗产、民族村寨、历史街区、手工技艺、节庆习俗……甚至也要保护我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老字号。保护好它们,其实就是守住我们文化的根和历史的魂。
课堂上,单霁翔院长特别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保护部门的专利,它是全民的事业,应该把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交给亿万民众,我们的文化遗产才会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