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灿拒间的故事
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周文灿。在父母和师长的教导下,从小他就深深地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他有一个哥哥,兄弟俩友爱笃甚。小时候,他们经常一起在外面玩耍。文灿累了,哥哥就会把他背回家,在哥哥的背上,文灿感到就像在父亲的背上一样安全和踏实。
兄弟俩长大之后,父母相继去世。文灿和哥哥一直生活在一起,不幸的是哥哥染上了酗酒的恶习,经常喝得醉熏熏地回来,一个成年人应该干的活也由于这样的情形而干不了了。天长日久,哥哥就只能靠着文灿为生了。有时清醒的时候,哥哥的内心也感到很羞惭,自己一个大男人,却要仰仗弟弟过日子,难受哇!但酒瘾一来,两条腿就不由自主地往酒馆里迈。一帮酒友也时常过来,大家拉拉扯扯就一起过去了。文灿看到哥哥这个样子,心中不但没有半点埋怨,还时常体恤到哥哥身体不好,心情不快,总是对哥哥恭恭敬敬,好言好语相待。在他心目中,哥哥永远是哥哥,与自己骨肉情深,手足相连,自己有能力养活哥哥,兄弟俩一定要终身友爱下去,这样父母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无比安慰啊!
一天傍晚,文灿正在家里看书,忽然听到外面吵吵嚷嚷的,里面似乎还有哥哥的声音。他连忙跑出来,只见哥哥喝得酩酊大醉,正东倒西歪地往家里走来,嘴里还哼着歌儿,几个人正对着自己的哥哥指指点点。文灿急忙上前去扶哥哥,没想到哥哥粗声粗气地对他说:“你是谁?你要干什么?”突然一个大巴掌朝文灿猛煽过来。文灿猝不及防,倒在地上,哥哥又把他按在地上暴打了一顿。等哥哥打够了,文灿好不容易才爬起来,已是遍体鳞伤。
邻居们闻讯纷纷赶来,他们早就对文灿的哥哥多年来仰仗弟弟生活有所不满,现在见到这幅情景,都感到愤愤不平。有的说:“太不像话了!居然打自己的亲生弟弟,也不想想自己是靠谁生活?”有的说:“文灿,别傻了,干脆告官算了!”这时哥哥的酒也醒了,看到如此情形,心中万分后悔,但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在一旁默默垂泪。几位邻居还在一旁大声指责。文灿看到众人这个样子,又看到哥哥在夜色中憔悴无助的模样,不禁一阵心酸。他走上前去扶住哥哥,怒声对着众人说道:“我的哥哥并非来打你们,你们哪里可以离间我们的骨肉至亲啊!”众人一听,不禁一愣,仔细一回想,不禁感到很惭愧,就悄悄地回去了。
文灿把哥哥搀扶回家,帮他擦洗一番后安顿他睡下。在柔和的灯光下,文灿看着哥哥熟睡的面容,显得是那么消瘦和苍老。他不禁感慨万分:哥哥老了,我以后一定要更加细心地照料哥哥,让他能健康快乐的安度晚年。
后半夜,哥哥醒了,他放心不下弟弟,轻手轻脚地起来,走到弟弟床边,在清凉的月光下,只见弟弟睡得很熟,很香甜。但脸上的青肿却是清晰可见,哥哥不禁老泪纵横:弟弟呀,真对不住你啊!
这件事情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一时传遍了邻里八方,传到了朝廷上。许多人家的兄弟争相以周文灿做为仿效的的榜样。当朝的宰相司马温公知道了这件事情,不禁为周文灿对兄长的至情至爱击节赞赏。常常写了这一桩事情去劝诫人家,告诫凡是有兄弟之人,一定要懂得包容手足。
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家庭中,团体内,我们与人相处需要和乐融融。这种和谐要长久地维持不是很容易,常常存在受离间的威胁。因此兄弟姐妹相处,无论何时何地,处在怎样的情形下,都应该以亲情为重,要相互体谅和包容。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假使周文灿听到别人对兄长交相指责,也对哥哥生起气来,一怒之下,可能反击,兄弟俩可能双双受伤,伤得就会更严重。
另外,如果周文灿一怒之下告到衙门,他的兄长可能这一生前途就毁了。因此,在众人为自己打抱不平的情形下,周文灿能以兄弟之情为重,不受好管闲事众人的离间,反而回劝他们,可以说是非常明智之举,这是缘于他的内心充满对兄长的敬爱啊!正是这种兄弟的亲情可以使他包容兄长一时酒后乱性做出的糊涂事,也给兄长有悔改的机会。
人在受屈辱时,或者应对情绪激动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冷静下来,都有可能造作更深的、没有办法弥补的憾事。周文灿的兄长仰仗弟弟提供财物而过活。照理讲他应该知恩图报才是,想不到他却酒后酩酊大醉,无缘无故伤害弟弟,邻居们当然会打抱不平。周文灿不愿意别人来破坏他们兄弟间的感情。能忍人所不能忍,包容自己的手足,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弟子规》告诉我们“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周文灿的这一举动,不仅使兄弟之间的感情更加和乐,也使离世的父母的在天之灵倍感宽慰。同时化及乡里、民风,更使千百年后的子孙从中学习受益,这怎不令人感动万分呢?
同时,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言人之非,后患何其大。如果因为我们一句话,而破坏别人的和睦,这个罪有多深?有多广?古人告诫我们,言人之非时,要想到它的结局和后果,到底会怎么样?我们每个人都要以同理心去尊重、关怀他人的处境,谨言慎行,促进每个家庭的幸福。
愿天下的每个家庭都能以亲情为重,永远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