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姿越“奇葩”,性格也越出众?心理学家:这两种确实是这样

07-02

收藏文章
与仰面睡姿相反的是喜欢蜷缩成一团的睡姿,这一类睡姿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成人而言,都是内心充满了不安,渴望收到关爱,缺乏安全感的体现。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表现,一定要及时与孩子沟通,观察孩子日常的举动,找到令…

孩子睡姿越“奇葩”,性格也越出众?心理学家:这两种确实是这样

原标题:孩子睡姿越“奇葩”,性格也越出众?心理学家:这两种确实是这样

大卫•格鲁内尔博士与其团队的研究员们经过大量的调查后证实:“我们每个人每天几乎要花费6个小时或以上的时间用于睡觉,因而睡姿可以体现出许多信息。”他提到的许多信息中,除了身体健康状况外,便是一个人的性格。而这个观点得到了不少心理学家的支持。

闺蜜小熊说:“我觉得给我儿子准备了大床是非常多余的,因为他永远喜欢蜷缩在一个角落睡觉。”小熊的儿子涛涛今年4岁,从去年开始便独自在自己的房间睡觉了。不过,小熊因为担心年幼的涛涛睡着后喜欢踢被子,晚上上厕所的时候会顺便到涛涛房间看一看情况,便发现涛涛就像婴儿时期一样,喜欢蜷缩在一个角落里睡觉。她还为此特意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这样的睡姿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但想到涛涛总归要一个人睡觉,所以小熊与丈夫还是狠下心来,继续与涛涛分房睡。

原本以为经过了一年后,涛涛便能适应独自一人睡觉的情况。但如今一年过去,涛涛看起来似乎还是没有没有适应,而且小熊还发现最近他居然养成了睡觉必须开着灯的习惯。害怕涛涛的心理出现问题,小熊特意到医院的儿科向医生打听解决的办法。

医生了解了详细情况后,跟小熊说:“从他平常不敢一个人出门的细节看来,他还是比较胆小敏感的,他如今的睡姿、睡觉必须开灯的习惯就可以看出来了。如果再不及时干预,很可能会转变为极度缺乏安全感。”医生的结论无疑令小熊更加心慌,不过好在医生最后给小熊提出了几个建议,如增加睡前与涛涛交流的时间,不管是将睡前故事还是聊天,等涛涛睡着后再离开。又或者是让涛涛清楚的知道,父母就在隔壁,随时可以找到等,这些都能增加涛涛的安全感。

按照医生的建议,涛涛果然从蜷缩在角落的睡姿变成了略微平躺的大字型,这也是内心安全感充实很多的表现。如果家长们能如小熊这般通过观察孩子的睡姿再结合孩子平日里的表现,便能有极大可能尽早发现孩子的心理状况。

孩子睡姿越“奇葩”,性格也越出众?心理学家:这两种确实是这样

伊兹科瓦斯基博士通过对500名5岁至10岁不等的孩子进行调查后发现,一般睡姿十分笔直,宛如一根木头一样,也就是我们说的木头式睡姿,那么这一类孩子是不容易受骗的。

这是因为木头式睡姿,是渴望式睡姿的一种,这类孩子的性格是非常热情、开放的,可以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交往。也正因如此,这类孩子能有比较好的辨人能力,不会轻易受骗上当。

另外一种受到心理学家们普遍夸赞的睡姿便是呈大字型的仰面睡姿,这类睡姿的孩子内心是不会缺乏安全感的,性格也比较活泼、外向,平常可以拥有很好的交际能力,是潜在的团队领导型。

与仰面睡姿相反的是喜欢蜷缩成一团的睡姿,这一类睡姿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成人而言,都是内心充满了不安,渴望收到关爱,缺乏安全感的体现。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表现,一定要及时与孩子沟通,观察孩子日常的举动,找到令孩子缺乏安全感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的解决。否则长期以往,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变得敏感、自卑,不会轻易相信他人,包括最亲密的家长们。这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未来生活、交友、工作等都是非常不利的。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日常睡姿是可以体现出孩子的大致性格,因为睡姿是孩子潜意识作用下的体现。”家长们若是能注意观察孩子的睡姿,再对照心理学中的相关知识,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性格与内心变化。发现有任何异常,要及时寻找解决办法,及时纠正!

家长应如何观察孩子的睡姿并加以纠正呢?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曾指出:“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可以找到原因的。”家长们可以在孩子晚上进入深度睡眠后,静静的观察。如果有任何异常,第二天的时候耐心与孩子交流,了解他的所思所想以及离开家长的时间里经历的事情。

及时发现孩子遇到的困难、疑惑,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当孩子知道家长是关爱、理解自己的时候,自然能对家长敞开心扉,与家长一起找到解决的办法。

对于心智还未成熟,每天面对许多未知的孩子,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引导孩子积极的面对所有事情,而家长则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让他们勇敢的探索,不要有心理负担。同时,家长也要注意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安全感、稳定、温馨的成长环境,孩子的性格自然能慢慢得到改善!

虽然没有哪一个心理学专家或者是科学家能100%确定孩子的睡姿能完全体现出孩子的性格,但根据人的潜意识对言行的影响,还是能作为判断孩子性格、短时间内心理活动的判断依据之一。所以,家长们还是要认真、仔细观察孩子的所有举动,以确保尽可能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热门
编辑推荐

热门标签

收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