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药箱 儿科医生给1-2岁宝宝的常备药单
父母给宝宝用药的常见误区
预防性用药: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健康成长,个别父母过于相信广告宣传和药品价格优惠的诱导,盲目给宝宝服用药物以作预防。
超剂量用药:多数父母对药学知识了解不多,随便让宝宝超剂量用药,从而造成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特别是当宝宝发烧的时候,心急的父母如果过量使用退烧药或者频繁使用,可能会适得其反。
擅自用抗生素:有的父母发现宝宝感冒发烧,便盲目使用抗生素,有可能会造成中毒、过敏、真菌滋长等后果,也可能造成耐药。此外,随意使用抗生素后到医院就诊也往往使医生无法采取最佳方法治疗。
乱用止泻药:宝宝腹泻发病率较高,治疗应根据脱水、电解质紊乱程度适当给予液体疗法、饮食疗法及控制感染等措施。但有些父母不加选择地乱用止泻药,用后腹泻虽然减轻,但因肠道的吸收而使毒素增加,引起全身的中毒症状。
随意改变药物剂型:有的父母常把成人用的胶囊内容物倒出来喂宝宝,或把针剂改为口服,给患儿服用。这样随意改变药物原有的剂型,减弱了药物的作用,增加了药品的毒副作用,有的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父母给宝宝用药的四个原则
原则1 用法用量要精准
不论是药品的使用时间、频率,还是次数、用量等,都需要父母严密管控。一旦超出剂量,就容易引发中毒,而剂量过少则不易达到疗效。就1岁以前的婴幼儿来说,最好以药水为主,不但用量精确,宝宝也更易于接受。
原则2 使用方法经医师确认
虽然大部分婴幼儿用药对肠胃的伤害都很小,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但具体的使用方法仍需经过医师确认,才能保证收到最好的疗效,同时将对宝宝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原则3 尽量不混合用药
某些药物与乳制品相结合后会导致药效降低,因此不建议把药物加入牛奶中食用,此外,葡萄柚汁会让药物的剂量相对变高,也建议避免并用。
原则4 不自行服用药物
使用药物最忌吃别人的,或是自己以前剩下的。即使是类似的症状,但只要不是专业医师,在判断上也很容易出错,毕竟前后病因可能有很大不同,况且药物也可能出现过期、变质等种种问题,实在不适合继续使用。
除非出现特别紧急的情况,比如宝宝高烧不退,已经影响到神智清醒,否则在送到医院诊断前也不要自行服用药物,以免影响医师的诊断。尤其是退烧药,只能让宝宝暂时性退烧,并不会让病痊愈,如果一直使用药物反复退烧,就很容易给宝宝的肝肾增加负担,建议不要经常使用,还是由医师先确认病因,然后再对症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