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广东“异地高考”的难言之隐

12-04

收藏文章
异地高考问题时刻牵动着家长的心,北京上海广东的异地高考问题没有解决,就等于全国的异地高考问题没解决。那么北上广异地高考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北京上海广东“异地高考”的难言之隐

  流动人口压力大,改革扯动多方神经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社会建设蓝皮书》指出,北京市登记流动人口佔全市实有人口比重已达40%,未来增长势头还将延续20年,北京流动人口总量持续膨胀,现阶段人口规模调控已刻不容缓。

  “面对这样规模的流动人口,外来学生压力可想而知。根据异地高考政策进一步调整,学生人数持续扩大后的情况难以准确预期。”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外来人口在基础教育阶段存量约47万,广东省则是339万,高考改革的尺度开多大,接受数百、数千还是上万名新考生,牵扯多方神经。

  据北京市某区教委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北京城区教育承载力已经接近饱和,以往投入按照户籍学生配置,而非按照激增的外来人口需求。“如把握不好尺度,幼儿园严重不足、小学入学高峰等问题难免加重,初高中阶段连带效应也将出现。”

  可以想象,面对大批学生的涌入,相应的配套设施是否能跟上,成了衡量异地高考推进结果的重要条件。如果只是政策上给了学生受教育的均等机会,而实际操作的各项影响因素没能妥善处理,可能会造成初衷狠好,但结果却得不偿失。

  对此情况韩民认為,像北上广这样的经济发达的地区,地方财政给予当地的社会保障支持会更多一些。随著生源规模的扩大,对於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要求更高,考虑到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是否能与放开后的教育规模相匹配,也是迟迟不能出台细则重要因素之一。

  政策制定需平衡 当地居民利益不能被忽视

  不久前,20余名京籍家长代表到访北京市教委信访办,希望能约见北京市教委姜沛民主任,就异地高考政策问题进行交流。

  其实,对於本地居民的反应,政策制定者在最初时即已考虑到这种可能。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今年两会期间,曾明确表示“既要解决这些外来人口子女的考试就学问题,但也要考虑到城市的承载能力、当地学生的权益不受影响”。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上京籍人士将支持开放异地高考的家长称之為“异闹”。 京籍人士明确申明,北京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公共资源本来十分充裕,正是因為不断涌入的外地人口,严重影响了本地居民的正当权益,而开放异地高考则会促使更多外地人口涌入北京。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暉认為,异地高考北上广推行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这些大城市人口趋近饱和,如何平衡当地居民的利益,也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要考虑的。政策制定不够规范,城市将為此超出自身承载能力,对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人都不利。

  可以看出,京沪粤推出异地高考相关细则要平衡多方利益,迟迟没能出台也是出於维稳考虑。之所以京沪粤会引起大家的关注,究其原因也不难看出,我国目前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地区不平衡相对突显。

  相关人士表示,异地高考也是在推进教育均衡的一种手段,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地区发展均衡成了前提。所以短期来看,像京沪粤这样经济较强地区,实现绝对公平尚需时日,但是对於异地高考准入门槛设置,具备合理性是目前推动教育均衡的关键。

  精彩话题:开放异地高考还有多远?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热门
编辑推荐

热门标签

收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