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身后的小影子(二)
此花非彼花
杨一帆爸爸来接孩子,一看画,脸拉下来了,说:李老师,我的孩子来这里是为了学习新东西的,可是一个多月了,也没见你教她什么。在家里,她画了半年的房子和花,在这里,画的还是房子和花!
我听了非常伤心,我说我看过你孩子以前画的画,她那些房子和花与现在画的房子和花一样吗?以前她画的只是一些程式化的符号,既没有感知,也没有思考,更没有创造。今天的房子和花已经完全不是那样了,而是成为表达一个情节与思维过程的手段了,孩子的心灵被激活了,难道你看不出来?
他依旧虎着脸,不再往下听,拉起孩子就走。
本来我想,这孩子再也不会来学画了,没想到第二个星期她又来了,是她的妈妈领她来的。我对她妈妈说:你这孩子我不能再收,你还是重新找个美术班吧。
到下个周末上课时,我们专管咨询的老师进来喊我,说李老师,杨一帆的妈妈有话要对你说。我问什么事。因为正在上课,没有太大的事我不能随便离开。咨询老师说:孩子的妈妈说,上次谈话之后,她怎么也想不通,她说我们既然是搞素质教育的,就不能因为家长的过错而把孩子往外推。我跟她谈话的第二天她没上班,请了假,专门在家给我整整写了一天信。我一听,觉得事关重大,赶紧安排其他老师上课,我去见那位妈妈。
我让她坐在我的对面,拿出一张纸,边画边说。我用了很长时间,给她讲通过观察、感受加上创造画的花和房子与没有这些的花和房子之间的区别。
之后我说:为什么我不打算收你的孩子学画?就是因为作为家长,你们只认识到艺术中非常低档的那个层面,而且,你们从不想做出任何改变。
如果你们要求我们用“教”的方式而不是“培养”的方式,只要求学技术而不是关注她内在心智的成长的话,这样的班到处都是,你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呢?你既然把孩子送到这里,而你们的观念又不能改变,我这里一套,你那里另一套,这样孩子就会无所适从,会被严重扭曲的。你的孩子在我这里得到极大的赏识,因为她不是简单地、符号式地去画房子和花,而是创造性地运用了房子和花,得到了我的夸奖,我高兴得忍也忍不住,抱着她亲了两下。可她的爸爸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她没有在我这里学到东西。孩子听了怎么想?她完全被搞糊涂了,从山尖跌到了低谷,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我在这里培养她画自己认知的东西,你呢,赶紧找来一个公式让她很快能画出一个程式化的小鸟。你把我给孩子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挖掘自己内觉的兴趣全给破坏了,还把你的孩子给扭曲了。要是再这样下去,画画学不成还在其次,严重的还会给孩子造成人格上的分裂,不能将自己完善,不能形成统一。
你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只能积累知识的一个工具,还是成为一个真正的、有智慧的人?
听到这里,她笑了起来,说李老师,以前你讲了几次我都不明白,今天我明白了,你就按你的方式教吧,这封信我也不好意思给你看了。
从这以后,杨一帆父母再也没有干涉过我们的教学,而孩子也发展成我这里最优秀的孩子之一。上个月我还专门给她写了一封信,寄到她妈妈单位,让转给孩子。接到信后,她让妈妈给她读了两遍,求妈妈请我去她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