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铅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营养干预。不管是哪一级的铅中毒,首先要进行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勤洗手,避免吃含铅高的食物,均衡膳食。
轻度和中度铅中毒:以健康教育、环境干预为主,做到勤洗手,脱离铅污染环境;同时进行营养干预治疗,必要时补充钙、锌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定期复查。
重度和极重度铅中毒:要应用驱铅药物如: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二巯基丁二酸(DMSA)、二巯基丙醇(BAL)。注意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对心、肝、肾等脏器有损害作用,同时也会引起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水电解质的紊乱,因此应用这些药物时必须住院治疗,应监测肝、肾功能、心电图、水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变化,注意保护肝肾及心功能,及时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补充钙、锌、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1.教育宝宝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要注意在进食前洗手。
2.勤帮宝宝剪指甲,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
3.经常清洗宝宝的玩具和其他一些有可能被宝宝放到手中、口中的物品。
4.让宝宝定时进食,空腹时铅在肠道的吸收率会成倍增加。
5.保证日常膳食中含有足量的钙、铁、锌等。
6.在无显著铅污染环境条件下,对于轻度铅中毒患儿,不必吃驱铅药或保健品,应每天喝1~2杯牛奶。让孩子少吃含铅量较高的食物,如松花蛋、爆米花等,少吃罐头食品、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