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背后的故事到底想闹什么?
微博消息传来,深圳 3月14日15时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发生一起“医闹”案件,王某杰(男,10月龄)因胸肺感染于3月11日被送往儿科救治,后因病情严重转院至市儿童医院治疗,并于3月13日凌晨死亡。王某杰家属于3月14日下午组织十余人在平湖人民医院大厅内举横幅、烧纸钱,推搡殴打包括主治医生在内的多名医护人员,并强迫主治医生下跪烧纸钱。
“医闹”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如何导致的孩子死亡?
肺部感染的早期症状是由普通的感冒发展肺炎从而诱发肺部毛细血管、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在内的肺实质性炎症的过程,从孩子发生病症的那一刻到孩子病情加重,父母带孩子到医院治疗,后因加重需要转院治疗,这期间病情发展至少需要2周以上,甚至一个月的时间,而孩子3月11日住院到转院3月13日死亡两天的工作日。孩子死亡不单单是医生的责任,在还没有住院之前,早期孩子症状发生了多久,父母在家都给孩子用过什么药物缓解?缓解无效时,去医院就诊,第一医院儿科医生是如何很据父母提供的患儿实质性病情如何采用治疗措施?这期间患儿的情况肯定有得到过控制的,而在第一医院患儿是否有存过医源性交叉感染从而导致患儿控制好的病情又加重后在第一医院无法控制了才给孩子转院的,转院后的第二医院医生是如何采取应急措施,那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根据鸽子医生多年的儿科临床经验来看:
1、孩子出现早期症状,仅有咳嗽,咳痰,鼻噻,暂时无发烧症状,体温正常或低烧不超过38度,精神状态良好,可选择物理治疗,无需药物处理。
2、孩子出现感染加重时,体温变化幅度持续增高,可达38.5-39度,咳嗽、痰量增多加重并发呼吸困难症状。入院治疗。不排除患儿感染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预防医院性交叉感染。可选择化验血常规确定致病菌,遵医嘱对症治疗:头孢拉定胶囊、氧氟沙星、头孢克洛颗粒、阿奇霉素、盐酸克林霉素,雾化稀释痰液,排痰。(常用雾化药:碳酸氢钠、布地奈德、糜蛋白酶、沐舒坦、地塞米松、生理盐水、)清洗口腔避免口腔感染吸入呼吸道-肺加重病情。
3、严重肺部感染时,体温可达40度以上,降温,吸氧,纠正低氧血症,防止呼吸衰竭和肺、脑水肿,改善通气功能,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可用氨苄青霉素,每日50~100mg/kg,分2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加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乳清液雾化剂气雾吸入治疗病毒肺炎。
鸽子医生提醒各位父母:平时应加强孩子体质锻炼,增强孩子免疫力,轻微症状可以在家观察2-3天,选择家庭治疗,但严重者,建议及早到正规儿童医院接受专业性治疗,以免类似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