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问题大探讨(二)
爸妈的任务就是帮助宝宝成长,比起运用惩罚的手段,让宝宝学会自我约束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爸妈的“循循善诱”,让宝宝自觉自愿地去做爸妈认为的适当的事。
讲清后果继续启发
如果宝宝想出的解决方法还是不合理的,妈妈可以通过告诉宝宝这样做会造成的后果,让宝宝另想办法。如果宝宝提议用红色水彩笔在镜子上画画,妈妈可以这样说:“用红色水笔是个好办法,但这样一画镜子会变成什么样呢?”如果宝宝明白会弄脏镜子,自然会再去想其他办法。如果宝宝不懂,妈妈就要耐心解释给宝宝听,镜子是用来照人的,如果用红色水笔或者唇膏把镜子都涂满了,就不能从镜子里照出人来了。宝宝明白之后,就继续启发宝宝:“那还能在什么上面画图呢?”很有可能,宝宝就会建议画在纸上或者画簿上。
强化对后果的认识
接下来妈妈就要让宝宝为他刚才的行为做些补救措施了。这样能让宝宝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妈妈可以这样说:“用红色水笔在纸上画画真是个好主意,不过我们先要一起把镜子上的唇膏擦掉。”在一起“劳动”的过程中,妈妈可以不经意地向宝宝指出唇膏印不好擦,新唇膏经“破坏”后的形状也让自己很难过,这样做并不是要让宝宝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而是要让宝宝更清楚地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引导宝宝解决问题
如果宝宝并不是想画画,而是想用乱涂乱画的方法引起妈妈的注意,让妈妈陪自己玩,同样也可以运用以上的引导方法来解决问题。
妈妈首先要帮宝宝整理一下他的想法:“宝宝不高兴是因为现在没人注意你。”然后询问宝宝:“如果你想别人陪你玩,你应该怎么做呢?”启发宝宝思考。
“如果没有人陪你玩,想想宝宝可以一个人玩的事情有哪些?”
仍然要强化宝宝对后果的认识,和宝宝一起擦掉镜子上的唇膏,同时也可以和宝宝列一列一个人就能玩的事情有哪些。妈妈可以和宝宝把这些事情画下来贴在房间的显眼处。
在宝宝或者爸妈有一方心情比较生气的情况下,恐怕就无法用循循善诱来解决问题了。心情激动的那一方要冷静一下,再来解决问题。可以让宝宝待在某个特定的地方玩会儿玩具,让宝宝冷静一下,在这个过程中,爸妈要经常去问问宝宝心情是否平复。
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对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管教宝宝前,要收集足够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比如,“宝宝今天晚上就是不肯收拾玩具。”
整理和这个问题有关的信息:
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