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难为孩子不是错
善始善终认准了一件事就做到底,不半途而废,是不容易的,尤其对孩子来说。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品质,可从训练孩子注意力的持久性入手。对刚刚学习爬的宝宝,可用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引起他的注意,当他对此发生兴趣时,把玩具放在他伸手还差一点才能够到的地方,吸引他去抓。几经努力失败后,宝宝可能会放弃,这时母亲可用手推他的脚:"使劲儿、使劲儿",在妈妈的鼓励下,宝宝会用力蹬几下腿,抓住玩具。妈妈可用欢呼和亲吻庆祝宝宝的成功。在孩子会爬以后,增加训练的难度,在孩子马上能够着目标物时,把它移到更远的地方,鼓励他继续去拿,直到拿到为止,以培养孩子的毅力。
小宝宝每取得一点点进步,都会付出很多的努力,经历无数的失败,比如学走路、上楼梯、自己吃饭、穿衣服、独立写出1、2、3或听一个故事。这个时候,父母要细化出切合实际的宝宝分阶段锻炼目标,努力完成计划内指标。当然,这需要父母偶尔"狠心"一点,激励孩子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让孩子从亲历中体会有始有终的快乐。
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能否成功地解决问题,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父母应为孩子创造恰当的机会,让孩子独自面对他费点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插手其间。
排除"搭救"孩子的想法
为孩子伸出"援助之手",保证他们不受恐惧、游戏的方式
孩子的所有学习与探索活动,都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完成的。游戏也是启发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式。比如妈妈拿一块长方形的毛巾,让两岁多的孩子把布娃娃包起来,条件是娃娃的身体不能露在外边。你会发现,孩子可能最先把毛巾横着放,娃娃的脚露在外边;再竖着放,包不上娃娃的肚子;反复多次仍不能如愿。这时你千万得沉得住气,别越俎代庖,但告诉孩子,用这块毛巾肯定能把布娃娃包上,鼓励孩子想想,横着放毛巾时肚子上富裕了很多、竖着放时脚下也富裕了很多,有什么办法让多余的部分盖到娃娃的身上。过不了多久,你会发现:孩子把毛巾斜过来或把娃娃歪着放,娃娃被裹得严严实实。
也可以用拼插玩具和宝宝玩交通游戏。在路上设置障碍,比如修路牌,让宝宝的小汽车绕道行驶,看他能不能到达目的地;或者在汽车行驶中假定车没油了,加油站就在眼前却没有路、过不去。让孩子想办法到达加油站。孩子可能会用其他拼块搭一座立交桥或做一个岔路口,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孩
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超乎寻常的,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给孩子机会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