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漫谈
百转,朝着明确的方向,不断汇集形成大江东流。
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形成高品质生活的一部分,品味书香,能使你知书达理、品味高洁。
养成读书的习惯,要从小做起。
孩子咿呀学语之时,就应让他感受书香的魅力。在优美的音乐中,在浪漫的童话里,在离奇的故事中,熏陶孩子的心灵、启迪孩子的智慧,让孩子觉得朴实无华的书里,有着无数的奥秘。
读书时光,就好像和历史与现实对话;扶案晨读,就好像心中永远有颗不落的太阳;捧书在手,就好像拥有整个世界。从而激发孩子爱书读书的兴趣,去主动寻找有价值的书籍,并以此去体念生活,感悟生命。。
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家长正确的引导必不可少。
咿呀学语时,可选择优美的童话故事讲给孩子听,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是挺不错的;
稍大一点,可以给他看带拼音的寓言故事,如《伊索寓言》、《世界寓言名著》等;
上小学后,有几个类型的书对孩子挺有帮助:
1.文学名著:《中国上下五千年》,《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2、名人传记:《世界名人传记》等;
3、知识性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中国民间谚语》等,
4、孩子读五、六年级要为初中的学习作准备:《少儿百科全书》、《21世纪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物理奥秘》、《化学奥秘》等。
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家长督促孩子每周写周记或日记必不可少。
写日记或周记不是记流水帐,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即让孩子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善于积累。
写日记,不仅是要孩子把每天所见所闻加以记载,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每天的事件发掘有意义的内涵来,加以巩固,提炼升华,形成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观念。
就好比同样的一朵花,有人认为它花香四溢,馨香无比;有人认为花色艳丽,迷人妖艳。不论你欣赏那一种,你都要亮出自己的观点。
这一点,小至做事,大至做人,非常重要。
如果说好的“习惯”是孩子学习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那么,家长和老师能引起他们主动地学习,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
即孩子不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能主动学习,自觉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任务,让你不操心或少操心。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该多好啊!
有关主动学生主动学习最恰当的教育隐喻是“学走路”。
“学走路”意味着没有人能够代替你走路,你只能自己经过爬行,跌跌撞撞,然后就学会了直立走路。
尝试、摸索、跌倒、摔跤之类的错误是成长的正常代价,如果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