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如何控制自己

10-22

收藏文章
如果父母被动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那么父母就会成为孩子的奴隶,即使忙得四脚朝天也不会让孩子得到一半的满足。   我们应该设法让孩子懂得:诱惑无处不

教孩子学会如何控制自己

过一个书包,还想再买一个。二是欲求的时间过分。不管什么需求,一旦产生必须马上满足。看见商店橱窗里有趣的玩具,立即要买,即使爸爸、妈妈答应回家拿钱来买,都会哭闹不已。 

  孩子产生“欲求过分”的问题,表面上看原因似乎在孩子身上;实际上根子还是在家长身上。是家长“有求必应”的行为滋长了孩子的这种习惯和心态。 

  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完全要靠父母的帮助,饿了,渴了,他们往往急不可待地表达需求,这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婴儿用大声啼哭表达吃奶的要求,就很正常,因为此时孩子的表现是真实需要的反应。但是半岁之后,父母就应该可以跟孩子解释:牛奶还在微波炉里,等1分钟就好。不要以为他们听不懂,听多了,他们会理解的。孩子哭,就让他在那里多哭几分钟,不用过于担心。当孩子渐渐长大后,尤其是当他们学会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后,父母就更应该有意识地训练他们具有耐心,懂得等待,利用等待培养抵制诱惑和欲望的能力。 

  在西方的圣诞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里布置圣诞树。我有一个美国朋友,他在节日来临的数天前,就将礼物包好,放在树底下。全家每个人都有礼物,但是通常要等到圣诞节这一天的清早才允许打开礼物。我朋友的孩子不到3岁,他知道他的礼物在哪里,他会跑过去,看一看,很高兴地跟大家说:这是给我的!但他不会迫不及待地打开。这个孩子不简单,但他家每年都是这样过节的。他一开始也哭闹过,要求马上打开礼物包,但爸爸妈妈很坚决:哭闹也没用,这礼物你要到圣诞节的早上才拿得到。礼物反正在那里,也不会跑,总归是你的。但是父母会帮助孩子度过这难熬的几天,比如,帮他倒计时,或让他每天去摸一摸礼物。总之,原则是原则,孩子必须遵守,但父母也想尽办法让等待变得不那么痛苦。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就变得有耐心,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了。 

 


  该怎么做:耐心和克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培养

  儿子有着很坏的脾气。一天,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得在后院的围篱上钉一根钉子。 

  第一天,这个男孩一共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钉子的数量在减少,因为男孩发现少发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更容易一些。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改掉了乱发脾气的恶习,父亲又告诉他,从现在开始,每当他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时,父亲就去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过去了,父亲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了出来。 

  父亲带着男孩来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热门
编辑推荐

热门标签

收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