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的悲剧人生!当心过爱成害!
自理和智力同等重要
前段时间有个被疯转的新闻,说是17岁的中科院研究生被迫退学。那位天才少年名叫“魏永康”,他的妈妈认为只有知识需要学习和实践,其他东西长大后自然水到渠成。
魏母觉得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因此除了学习,魏永康啥都不需要做,包括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都是妈妈一手包办。甚至为了在儿子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她还亲自给孩子喂饭。
在这样的教育下,17岁的魏永康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进了中科院,成为硕博连读的研究生。
然而这样一位“天才”却生活不能自理到如此程度:热了不知脱衣服,冬天不知加衣服;房间不打扫,屋子臭烘烘;袜子脏衣服随处乱扔。他常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却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因有一门功课记零分,而且没写毕业论文,最终被学校勒令退学。
所以,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同样重要,一个人被“爱”到成年后依然生活不能自理,这是何等的悲剧?与乞丐有何分别?
包办摧毁孩子的责任感
自己该做的事情由父母代劳会令孩子丧失起码的责任感。长大后他就会成为一个没有担当的人。
这样的人,何谈独立自主?在长辈包办一切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就算以后自己有了孩子,也不能从心理上“断奶”。
《欢乐颂》里曲筱绡的父亲家财雄厚,依然欣慰于自己的女儿能够独立自主,不依靠父母。而很多“啃老”一族的父母,在无怨无悔地付出的同时,又何尝不曾担忧,万一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孩子可咋办?然,大错已铸成,岂能舍得再放手?
包办让孩子没自信
涵涵最近很热衷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强烈要求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冲奶喝,自己擦屁屁。
有一天,我刚把洗脚水放好,一转眼,竟然自己脱完鞋袜在泡脚了。待我看她时,那满脸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让我不禁动容。
因此,孩子需要从生活的自理能力中,从我自己来做的挑战中,找到“我可以”的自信,找到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自尊。
面对过爱成害的教训,我们在育儿时应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