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结婚,我拆台——从张靓颖和妈妈看亲子矛盾从何而来
我看的那期是有一个女孩,跟交往几年的男友结婚了,但没有通知妈妈,因为她妈妈对两个人的交往一直抱反对态度,结果结婚之后妈妈各种崩溃各种责难各种伤心,几次三番的说自己养了个“白眼狼”,认为自己的女儿背叛了自己,对女婿也是诸多不满与指责。
女儿也特别伤心,说那你是不是要我把刚到手的结婚证换成离婚证你才满意呢?妈妈怒而不言。节目的最后,即使在大家一起劝说,女婿也各种保证以后会善待女儿善待这位母亲之后,她依然固执的表示:我很难接受。
我第一反应就是:单亲妈妈吧?
昨天,娱乐圈又爆出了张靓颖要结婚遭老妈怒拆台的事件。微博微信刷爆了屏,我好信的去翻了翻关于她们母女以前的报道,果然,又是一个单亲妈妈。
不是对单亲妈妈有偏见,只是这种往好听了说叫做“爱之深,责之切”往坏了说叫做“坑娃的娘”的行为,在单亲妈妈的身上往往体现的更为严重。
其实这个事件折射出来的就是中国式的亲子关系中很病态的一种形式——就是父母永远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
在正常的亲子关系里,子女长大成为,父母的监护责任与权力已经行使完毕,彼此都应以成人的方式相处,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各自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偶尔沟通联络一下感情,其实应该是很轻松融洽的一种氛围。
但往往大多数的父母习惯了孩子在自己的羽翼下生活,习惯了插手孩子的一切事务,习惯了为孩子规划路线规划人生,所以完全不舍得放手,他们为孩子填高考志愿,给孩子找工作,逼孩子去相亲,并对孩子的交往对象严格考察认真筛选,甚至恨不得连孩子怀孕生子都要再插上一脚,真真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而这样插手的后果,除了极少数奶瓶宝宝听之任之放弃思考之外,多数的孩子是要奋起抗争的,而且抗争还经常走入极端:“凡是你反对的,就是我热爱的。”于是一幕幕家庭伦理剧就此上演,热闹非凡。
分析这种心态产生的原因,有这么几点:
01
对孩子的过分重视
独生子女的出现,使得“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陡然提升,以前一家子五六七八个,个个都随他们的个性自由发展,因为基本上约束不过来,而独生子女政策一出来,这唯一的孩子就成了全家的“眼珠子”,一家老小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孩子身上,唯恐出了半点差错。孩子成为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员,也承担着全家人的期待和压力,看似千娇百宠,实则枷锁在肩。
而单亲妈妈则更为严重,比如前文提到电视节目中的那个母亲和张靓颖的母亲,为什么当孩子说要结婚的时候全都情绪失控,归根到底是她们将所有的爱所有的希望所有的生活所有的信仰,全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她们对孩子的控制力成为她们在这个世界上“被需要”“被肯定”的唯一证明,所以一旦这个控制力失效,她们整个人就会崩溃。
02
对孩子的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源于“重视”,继而发展成为不肯让孩子冒险,不肯让孩子试错,习惯性的为孩子大包大揽避免孩子“走弯路”,总认为孩子没有辨别是非判断对错的能力,并且在这个“不信任”和“包办”的过程中,提升了对自己的“自信心”,这种家长往往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比较固执,很难说服。比如张靓颖的母亲就非常坚定的认为他们一定不会幸福,冯柯就是个骗财骗色的大骗子,自己的女儿完全没有分辨能力,不听她的话就一定会吃亏。
(这里特别想叹口气,张妈妈的这种行为,受伤害最大的还是张靓颖,简直就是把她架到了火堆上,不能回嘴,不能反驳,无法澄清,且以后的婚姻也时时笼罩着阴影,本来高高兴兴的要结个婚,结果第一份礼物就是来自亲妈的诅咒。)
03
不懂得亲子关系的“界限”
记得看到过一段很好的话,大概意思说是最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年幼时,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一直都在,给你足够的安全感,而当孩子成年之后,我会从你的人生中淡然的撤出,因为那之后是你的人生,我无权再去插手。以前几次写文都提到了“界限”的重要性,很多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问题,多数都是因为破坏了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界限”,总想入侵别人的私人领地,自然就会引起“地盘纷争”。
最后的最后,真心的想劝各位爸妈,对孩子的爱,不应该成为绑架孩子人生的枷锁,每个人的未来,都应该由自己决定,你所规划的认可的路线,不见得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当你的孩子长大成人,请学会放手,让他自己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