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啄木鸟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 12-2592
02-04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探详
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斩华雄一段很是精彩,可惜不是历史事实。
据史书记载:初平元年(公元190)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当时公孙瓒还在幽州,并没有前来会合。刘备这时还没有依附公孙瓒,怎么会随公孙瓒前来呢?原来刘备鞭打督邮,弃官亡命之后,不久就赶上大将军何进派遣都尉(贯guàn)丘毅到丹阳募兵,刘备一小伙人和他同行,在下邳遇到黄巾军,力战有功,刘备被任命为下密丞,后来又做了高唐尉,又升任高唐县令。为黄巾军所破,去投靠中郎将公孙瓒,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刘备任别部司马的时间,《三国志》没有记载,《资治通鉴》和元人郝经的《续后汉书》都编排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十月,是在关东州郡结盟将近两年以后。从当时的情势来看,这还是较为符合实际的。所以在初平元年(公元190)的年初,在各州郡起兵讨董卓的时候,刘备大约还在下密为县丞,或在高唐为县尉、县令,并没有在洛阳外围的前线上,关羽是不会在那里斩华雄的。
演义里列举的十八路诸侯,其中马腾、公孙瓒、孔融、陶谦并未参加。也就是说,加上曹操、袁绍一共实际是十四路诸侯。而且这些诸侯们在酸枣会盟时,曹操、袁绍、孙坚等重要同志并没到场。各路太守、刺史们你推我让,谁也不肯登坛主持仪式,最后推出一个显然不够级别的广陵功曹臧洪来。这臧洪居然也不推辞,于是慷慨登坛宣读了讨董檄文。
檄文内容还是跟演义中基本一样。不过,担当这一重要历史角色的人物被换掉了。
当然,错过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还有大耳朵和他的兄弟,因为公孙瓒当时还在幽洲,而大耳朵此时也还没来得及投奔他麾下做别部司马,这其中相隔时间有两年。因此种种原因,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成为了虚构,三英战吕布也成为不可能发生的故事。
不过牛气烘烘的华雄确实是死了,斩他的虽不是关羽,此人名声却也不辱没他一颗好头,正是江东之主孙坚。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战争意义
“斩华雄”这场战斗,无论是对关羽还是对这次战争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关羽而言,这是他一生英雄的战斗历史的开端,在这以前他只不过是一个区区县令手下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的马弓手;从这以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斩将立功,声名大振。
就这次战争的意义而言,他为这支讨董联军赢得了第一个胜利,鼓舞了联军的士气,大大打击了董卓的气焰,为联军进入汜水关、大破虎牢关打开了胜利之门。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点评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做人,不能只看表面和他的职位定一个人的才能,而且不能只欣赏地位很高的人,因为他们不一定是最棒的,或者真正的人才。天才在一些不起眼的人群当中,可能他的才能比地位很高的人强多了,却只是还没被人发掘出来。这个故事还告诉了我:做人就必须做像关羽一个勇敢、有胆识、有自信、雄心壮志,不能贪生怕死、胸无大志。让我们也来当上个“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