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是过动儿吗?来看看这18个指标

04-13

家里那个精力旺盛、静不下来、分心迷糊的孩子,总是让你困扰不已,不知道这样的表现是不是“过动儿”吗?有没有更好的对待方式?

我家小孩是过动儿吗?来看看这18个指标

家里那个精力旺盛、静不下来、分心迷糊的孩子,总是让你困扰不已,不知道这样的表现是不是“过动儿”吗?有没有更好的对待方式?

面对满腹的疑惑与担心,爸妈该怎么做?

Q:怎么判断我的孩子是不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

A:每个孩子先天气质不同,有人本质上就是注意力分散、活动力强。父母要试着改变策略,找到最适合他的学习方式。但如果已经到了困扰生活、影响学习适应,而家长用了许多的策略协助他仍不见效果,那么孩子的问题可能不是教养的问题,不单单是父母调整管教方式就能够处理。在家可先以美国精神科学会DSM︱ IV的临床诊断标准(见文末附表)初步判断,再决定是否寻求医疗诊断。

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心智科主治医师吴佑佑表示,俗称的过动儿,在医学上称“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包含不专心、过动或冲动及混合以上症状三种类型。

但是有些研究发现,许多被诊断为过动的孩子,其实不是真的过动,而是身体协调能力出了问题,“有些小孩有注意力问题,其实不是脑出问题,而是身体出了问题,这是‘假性过动’,”台大心理系副教授连韵文指出,她期待父母能用对的方式,让孩子身体更健康,才不会反其道而行。

Q:怀疑孩子是ADHD,该怎么做?

A:可将孩子带至各医疗院所的精神科或儿童心智科寻求专业诊断。

因为ADHD成因复杂,需要多次诊断才能确诊。就医前,家长和老师应先将孩子这一个月的行为表现记录下来,对于困扰生活和学习的事,更要具体列出,让医师可以有更多线索评估。诊断过程包括临床会谈、生理检查和家长及老师的问卷量表,有时也会做智力测验及注意力测验来辅助。

吴佑佑认为,没有任何单一的方法可以完全处理孩子遇到的困难,孩子需要很多支持,完整的治疗应包含六个部分:

  1. 药物治疗;

  2. 利用正增强,提升孩子正向行为的学习经验;

  3. 改变孩子负面思考,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父母亲学习认识这个疾病,也协助孩子认识过动症;

  5. 配合课业辅导;

  6. 日常活动的安排。

Q:医生说这个病需要用药,真的需要吗?会不会有副作用?用了药孩子就“好了”吗?

A:对药物治疗,许多父母抱着又期待又担心的心情。期待药物有效改变孩子注意力缺失症状,但又担心药物成瘾,甚至造成长大后滥用药物;或是食欲减退、头晕、胃痛、影响睡眠等副作用影响孩子发展。

许多谈到ADHD的书中都指出,过去六十几年来的临床经验及研究,显示注意力缺失的药物并不会带来药物上瘾的现象。但是确诊为ADHD并不表示孩子一定需要用药,因为任何药物都会有副作用,而且相同的药对于不同孩子会有不一样的反应,用药前必须经过审慎评估。

在克莉斯汀娜.艾特利希和莫妮卡.墨菲维特所著《你的孩子真的是过动儿吗?》中提醒,如果医生开药给孩子,不要马上就大发雷霆,试着让孩子服用并观察记录,记下服药时间、孩子的行为、药效退去的时间及副作用,回诊时再与医师讨论如何调药与是否停药。

书中强调,请和医师站在同一阵线,因为如果孩子感觉到你对药物的排斥,他也会产生不确定感,就不可能期待这种治疗会成功。但无论如何,最后决定权在父母身上,不要被逼着去做自己不认同的事,如果医生无法谅解与配合,必要时就另请高明。

确诊初期可先观察,如果发现症状影响孩子,到了学习与生活的适应不佳,包括自信心低落、严重纪律问题或被迫转学等,才需要考虑药物帮忙。关键是,治疗成效仅限于服药期间,无法彻底根治注意力缺失。药物治疗必须搭配行为治疗,服药不会使孩子更聪明,但可以让他不那么躁动,改善先天不利的条件,若要改善学习及生活,一定要辅以行为建立,让他学会等待、建立简单清楚的规则。

赤子心过动症协会秘书长蔡美馨在儿子服药期间,协助他建立生活秩序,也让孩子了解症状对自己的影响,现在孩子已不需服药,并接受大家祝福,准备服兵役。

成功案例背后,是父母耗费心力、积极、不放弃换来的。药物不是长期且唯一的治疗方式,甚至,使用药物是为了不再依赖药物。

Q:该如何帮助孩子?

A:《彩虹儿童生命教育专刊》主编周育如的孩子小时也被诊断出有注意力不足及过动的现象,女儿从幼儿园大班开始进行药物和行为治疗,经由专业的医疗诊治及父母的耐心陪伴,一年半以后孩子已不再需要依赖药物。后来透过规律的生活秩序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建立,小女孩不仅摆脱了注意力缺陷的阴影,更在小学四年级时获选为班上的模范生。

周育如建议父母,帮助孩子生活组织化、仪式化、并带着他做,形成自动化过程、培养出生活的条理。她强调,别让孩子的生理问题变成心理问题,学业成绩常常决定孩子如何评价自己,让他获得学习上的信心。透过努力,过动儿一样可以有很好的表现。

多鼓励孩子阅读。念书时可以要求孩子念出来、讲出来、画出来,写出来。透过回想、重建、表达感受的过程,活化孩子的脑部。此外,运动、正常的休闲生活及充足睡眠,也都很重要。

找个机会,与孩子谈谈他的症状,让他了解,他虽然有专注力问题,但在其他方面有很好的能力。告诉孩子可以怎么帮助自己,把能力培养好,知道自己的问题,也知道自己的能力。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诊断指标

根据美国精神科学会DSM-IV的临床诊断标准,以下18项症状中吻合6项以上、持续至少6个月、在7岁之前就出现在不同场合,并影响孩子在家庭及学校的适应,就有必要请专业人员评估。

注意力不足

  • 在工作或游戏活动中无法持续维持注意力。

  • 别人说话时似乎没在听。

  • 无法完成老师、家长或他人交办的事务(并非由于对抗行为或不了解指示)。

  • 缺乏组织能力。

  • 常逃避、不喜欢或拒绝参与需持续使用脑力的工作。如:工作或家庭作业。

  • 容易遗失或忘了工作及游戏所需的东西。如:玩具、书等。

  • 容易被外界刺激所吸引。

  • 容易忘记每日常规活动,需大人时常提醒。

  • 无法注意到小细节或因粗心大意使学校功课、工作或其他活动发生错误。

过动/冲动

  • 在坐位上无法安静地坐着,身体动来动去。

  • 在课堂中或其他需乖乖坐好的场合,时常离席、坐不住。

  • 在教室或活动场合中不适当地跑、跳及爬高等。

  • 无法安静地参与游戏及休闲活动。

  • 经常处于活跃状态,或常像“马达推动”般四处活动。

  • 经常说话过多。

  • 问题尚未问完前,便抢先答题。

  • 不能轮流等待。

  • 常中断或干扰其他人,例如贸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游戏。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热门 多动症学前早教育儿经验
编辑推荐

热门标签

收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