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配方注册进行时:800配方待批 跨境购漏洞待修补

09-11

收藏文章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副司长马福祥透露,注册制最终批准的配方数量或在千个左右,这也意味着尚有800多个配方待批。与此同时,随着获批名单的公布,市场洗牌陆续开始,奶粉市场也转向后注册制时代,但跨境购的漏洞仍待修补。
1

跨境购漏洞待修补

随着婴配奶粉配方注册制的落地,2018年1月1日后生产的未经注册的婴配奶粉产品将不得销售,但值得注意的是,跨境购目前并不在这一范围之内,因而被认为是配方注册制的“软肋”。

据了解,目前海淘的业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海外直购或代购,属于零售进口,是消费者的个人行为,国家无法管理;第二种是跨境电商网站,在国外大量进口,在国内网站销售;第三种则是自贸区业态,将商品进口到自贸区再另行销售。

刘学聪在近期一次关于配方注册制的研讨会上表示,二孩政策带来了1800万的新生儿增量,但2017年国内婴儿配方奶粉统计却呈现负增长。他认为,跨境购和海淘可能会对国内市场,包括注册制以后国内奶粉市场都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并且这种冲击持续在增加。

在业内看来,由于海淘商品的税率更低,因此具有价格优势,海淘在婴配奶粉市场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对国内奶粉市场威胁也越来越大。

根据雅士利提供的数据,2015年,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份额1000亿,其中跨境电商和海淘模式占150亿(跨境保税模式90亿,海淘45亿,代购15亿,约6:3:1),一般贸易(包括国产和正常贸易进口)约850亿。

对此,宋亮建议,封堵其中漏洞,一是保税区跨境购奶粉应纳入配方注册制统一管理系统,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安全。二是针对直购模式,在充分尊重消费者个人意见前提下,建立并完善跨境产品消费者投诉平台,形成预警机制。三是对大型跨境购平台商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事实上,国内有关部门已经在尝试将跨境电商纳入监管,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

对此,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注册一处处长王刚表示,当时经过调研认为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的进口食品属于新型的贸易形式,现有法规目前对传统的一般贸易形式和个人携带物做出了规定,但是恰恰对于跨境电商新贸易形式的相关法规、配套监管措施都不健全。当时提出应当对于境外生产源头进行准入制的管理,在口岸的时候进行产品的风险检测,对跨境平台和流通产品进行有效的追溯,服务跨境平台的三方认证,加强对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尤其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监督,通过这样一种多元共治模式更好保证进婴幼儿配方奶粉,尤其是跨境途径进来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和质量不出现问题。

据王刚透露,跨境平台销售的产品显然消费者购买的实际不是按照中国国标进行生产,购买意图就是符合当地标准,不太符合中国标准的产品。目前相关政府部门也正在讨论对于跨境电商销售产品如何进行规范,但最终结果还需要等待。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热门 奶粉婴幼儿奶粉
编辑推荐

热门标签

收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