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成长的家长,容易犯这三个错误!

01-29阅读:0大字

收藏文章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可以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它的每个成长阶段都不想错过。可是越是认真陪伴孩子的家长,越容易犯这3个错误。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可以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它的每个成长阶段都不想错过。可是越是认真陪伴孩子的家长,越容易犯这3个错误。

晚上,在西瓜练完钢琴之后,坐到了钢琴前面。小时候没机会学琴,现在陪儿子学,顺带自己也跟着学。西瓜爬到我刚才坐的椅子上做好,看我。

刚弹几个小节,错了。“这个音错了,弹升Fa!”几乎在同一瞬间,西瓜已经说话了。

我点点头,又弹,刚找到一点手感。“手指抬起来!”西瓜的小嗓门又出现了。

说实话,钢琴这门功课,看着别人弹容易,到了自己开练,两只手要麻溜儿地倒过来,还真有点费劲。“错了错了,节奏不对!”我这正认真看着谱弹呢,西瓜又喊我了。

刹那间,心中一股子气息翻腾,我几乎是本能地扭头就喊:“你能不能别总是打断我啊!我自己知道!”

西瓜有点懵。

我突然意识到:在儿子练琴的时候,我就是这样的,一刻不停地提醒。他不过是学了我的方式。

当成为被提醒的那个人,才体会自己是有多烦人!

我常常自认为是个好妈妈:陪西瓜的时候尽量不玩手机,不敷衍,专注地和他在一起。可是越是这种“好家长”,越有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参与过多。

并不是所有的陪伴都是温暖有效的,错误的陪伴不仅无效,甚至是负效。

孩子弹琴的时候错了音、错了手法、错了节奏,又能怎样呢?只要他正在全神贯注地做这件事,就没有必要打断他的专注;等他完成了一个曲目,停下来时再说也不迟。

同理,玩玩具、写作业、画画、看书……陪伴孩子的各种日常,都是这样,父母不必全程紧盯并发表意见。有的事情本就无所谓对错,比如积木没按照图纸搭建。有些事确实是孩子错了,也不必当时就打断他。当他们完成之后再提出来,或者在他们遇到挫折向家长求助的时候,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情感的支持,就可以了。

保护孩子全心做一件事不被打扰的专注力,这比一时的对错更重要。

孩子可贵的品质还有一点:在他们眼里,玩具并有贵或不贵的区别,只有好玩不好玩的区别。我曾经也是很舍得为孩子的玩具投入的。

记得第一次带西瓜去海边,我兴致勃勃地给西瓜提前备好了挖沙工具、小车等等,装了小半个行李箱,西瓜玩得很开心。第二次去海边,因为疏忽,什么都没带。到了海边给西瓜两个空饮料瓶,就地取材找了两根小木棍,小伙儿同样玩得兴致勃勃。

于是我印象深刻:玩具对于孩子,只是探索世界的一个工具。

后来,我再剁手玩具的时候,就没那么大方了。

回过头去看:在西瓜一岁多的时候,特别喜欢把纸抽一张一张抽出来撕碎,乐此不疲,对我买回来的迷宫玩具并不喜欢,但抽纸、撕纸,不就是在锻炼手部的精细运动么?

西瓜两三岁的时候,并不喜欢我买回来的儿童百科全书。有一阵总是拿着空塑料瓶往空中抛,抛了又捡抛了又捡,这不就是万有引力的发现吗?

孩子们真正喜欢的,不是玩具本身,而是操作玩具能够带给他们的变化,惊喜、想象力,力量感,成就感,等等。一个高档的电动车,在孩子的世界里,也许还不如几只破旧的纸箱子,一堆积木,一些沙子和水,一个泥巴坑,来得好玩、有趣。在他们眼里,玩具并没有贵或不贵的区别,只有好玩不好玩的区别。

所以,那些为了孩子特别舍得买玩具买高档玩具(土豪除外,土豪随意)的家长,可以适当地收收手了。千万别一不小心就落入了这第二个误区:对孩子投入过多。

再说第三件事,有关电视。因为担心影响视力,沉迷动画等等各种原因,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很多妈妈一样,是不让西瓜看电视的。心里还想:咱自己带娃,哪能和祖辈带娃一样,图轻省就把孩子扔给电视?

直到有一位做电视的朋友对我苦口婆心:“大型的专业电视机构,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电视节目,给孩子多少帮助,省家长多少心思,何乐而不为呢?”好像有道理。因噎废食不免可惜,择其善者而观之。

所以我开始有选择地和西瓜一起看一些电视节目。按照朋友推荐,最开始一起看的是《最野假期》,发现挺有意思,有极美的风光,有新鲜好玩的风土人情,还有小朋友们开动脑子去解决问题的悬念。看了几次后西瓜就经常在家里哼哼“世界那么大,现在就出发……”后来到了周六,西瓜就催着吃晚饭,然后等我的手机闹钟响,可以开电视。

慢慢地,这成为了我家一项颇有“仪式感”的家庭活动:和西瓜一起舒服地靠在沙发里,吃着水果,看着电视,其乐融融。有时候,这种情景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全家一起看电视的“家的味道”。

其实,孩子平时会接触很多电子产品,手机、IPAD等等,电视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并不大于它们,重要的是控制好观看时间,并且由家长帮助孩子筛选好节目。好的少儿电视节目,不仅能让孩子获取丰富的知识,还能让一家人之间,多了交流和分享。

查看全文
返回查看更多 >>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