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篇开头,我们先回到1849年,一位叫做SimonP. Hullihen的医生报道了在1848年,他对一名咬合畸形的年轻妇女实施了——下颌牙槽前突与咬合不正的截骨矫正手术。
说到这里,小编也不太明白,为什么1948年做的手术要在1949年才报道,可能是要等这位患者恢复。

▲SimonP. Hullihen医生画像
无论如何,这应该是现代医学文献中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双鄂整形案例了,迄今已经有170年的历史。

▲医学史上第一例颌骨整形患者画像
说到这,小编大致算了下,170年前是道光二十八年,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去6年。
2年前,咸丰帝刚被立为储君,而他的媳妇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作为坊间传说众多美容偏方持有者的老佛爷,可能也无法想象,人家“西洋人”爱美已经开始从骨头抓起了。
时间不管人类的事儿,它自顾自的往前就可以让人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关于双鄂的整形术虽然一直在不断改进提高,却也实在没啥根本性突破。
时间的平缓小河流到1957年,终于产生了一个浪花。
Obwegeser首次报告了著名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不明白的可以看下面示意图)。

▲下鄂手术示意图
简单的说来,就是切开鄂骨的后部,把突出的整个下巴往后缩,重叠后再固定的方法,这是下颌骨(下鄂)整形史上的突破性进展。
不过,即便是有了突破,但是上颌骨整形的发展却较下颌骨整形术慢了许多。
时间到了1969年,外科医生Bell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术后上颌骨血供足以使骨块成活,为后来的LeFort I 型截骨术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1982年,又是这个外科医生Bell。他完成了多例双颌外科手术。从此,双颌手术成了矫正双颌畸形达到功能与美观统一的理想术式。

▲手术示意图
至于这后来,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被称为整容王国的韩国整容业的兴起和发展,
不过,小编大致算了下,从第一台有关鄂骨的手术到现在,这一百多年里,基本没我们中国人什么事儿。当时的中国劳苦大众正忙着反殖民、反封建,在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上,容貌这件小事当然不足挂齿。
一直现在,过了将近2个世纪的中国,大部分小伙们如果想要做双鄂手术,第一反应还是先去出入境管理局办护照、再申请个签证,然后买个机票,最后远赴韩国。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在目前的中国,具有颌面手术资质的医院不多,能操作双鄂手术的医师、更别提临床经验超过20年的专家更是少之又少。
多年以来,面对双鄂手术,我们的求美同胞一直都是走的这么个流程。
直到4年前(2012年),这种情况才有了个大的转机。此时,在颌面类专研了30年、一手创办了韩国BK整形医院的洪性范院长,经过3年筹备工作,创办首尔丽格,落户远东闻名大都市——上海。
要知道,在韩国,有很多整形界的后起之秀都是出自洪性范院长门下,此时的洪院长,在整形业内,洪院长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因此,洪性范院长带给首尔丽格的,不仅仅是自己这块“瑰宝”,更是凭借其个人魅力,吸引加入的丽格其他颌面专家。

特别是在双鄂手术有着30年经验的朴兴植院长,作为首尔大学的医学博士,朴兴植院长是当之无愧的学术派,有将近十篇学术论文在整形杂志上进行过发表,并被载入了教科书,这些论文曾被行业里的专家作为参考文献先后引用了近四百次。

此外,朴兴植院长获得过众多荣誉,曾登载世界3大名人录辞典(IBCABI MWW)以及希波克拉底医学成就奖,无论在拥有整容王国地位的韩国,还是放眼全世界,朴兴植院长都是举足轻重的。
聊完了简史之后,小编想要跟大家聊聊为什么双鄂手术在中国为什么会做的专家这么少。
双鄂手术:难度系数+++
双鄂手术专家和医院缺乏的原因,主要是归功于它的难度系数上:双鄂手术=专业要求高=难度系数高=精细活儿。
双鄂手术是将脸部异常突出的颚骨,重新放到正常位置的手术。对专门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再加上是全身麻醉,双鄂手术对麻醉医师的医术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总之,为达到理想的双鄂手术效果,医院同时必须配备颌面外科、矫正牙科、麻醉科等各领域的专家。
其中由颌面外科进行双鄂手术,牙科则对于短下巴、反颌患者的下颌关节疾病,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治疗。
并且,因为双鄂手术术后必须进行牙齿矫正,所以,术前需要和牙科医师进行密切沟通来制定矫正计划,是双鄂手术不可遗漏的重点。
一箭双雕的手术效果
最后,我们聊聊双鄂手术(正颌手术)一箭双雕的手术效果。它自出道以来,在业内一直享有“明星手术”的荣誉称号,可以有效的改善长脸、地包天、面部不对称等多种脸骨问题,从而让容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为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整形手术,更具有治疗意义。可以使患者可以正常咬合,恢复口腔功能,这是集功能性改善与面部容貌改善为一体。
最后,小编再次强调,双鄂手术以美学理论为指导,调整和改建颌面骨结构,重建美观和有效的咬合关系,通过面中、下部结构的变换,达到恢复口腔功能、改善美化容貌的目的。
双鄂手术是整形,更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