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明事情的真实情况
在你给孩子贴上告密者的标签之前,先放缓脚步来把真相弄弄清楚。的确,孩子需要逐渐学会不打小报告,但是在孩子早年,这种行为也是孩子知道寻求帮助的一种手段。还分辨不出什么信息是值得告密的,而什么是无关紧要的。例如,“爸爸,杰克在玩我的玩具汽车。”与“爸爸,杰克在大马路上玩耍。”很明显,这两种情况,前者只是恼人的情况,而后者则是危险的警告。父母需要做到的就是逐渐让孩子区分这两种情况,并且及时将有用的信息进行汇报。
不要使用赏罚
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告密都是属于没事找事,表达不满的情况。因此父母切忌表扬告密者,而惩罚另一个孩子,这样会给孩子误导。孩子会在赏罚之中更加确信一点,那就是打小报告是正确的做法。
增加告密的代价
当孩子为小事而打小报告时,给孩子一些事情去做,这会自然地加重孩子的负担,孩子便会知道以后不可以再这么做。例如,当孩子告诉你,“哥哥抢我的玩具。”与其立即做出回应,不如对孩子说,“你为什么不把哥哥的行为画成一幅画呢,我稍后会来看的。”孩子会立即意识到,花那功夫去画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探索备选方案
当孩子遭遇困境,父母需要向孩子给出备选方案,而不是任由孩子的告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能冷静下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那么我给予你的帮助或许会更大。”随后询问孩子告密的动机,是为了让父母或老师惩罚对方,还是本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事情的真相如何?不如向孩子了解清楚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