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蚶煮多长时间可以吃 血蚶煮几分钟
一般来说,血蚶要在沸水中煮至少4-5分钟后才能吃。
血蚶中含有很多细菌,若是不煮熟就食用有害健康,所以一定要煮熟透,而血蚶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其次还有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需要沸水煮至少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才能食用。
血蚶怎么煮
血蚶煮是有一定技巧的,这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因为,煮得太熟,则蚶壳裂开,肉呈苍黄而干瘪无血,这样食起来,就大失原味;如果煮得不够火候,则蚶壳不但难以掀揭,而且掀开了,肉柱粘在壳的两边,食起来也略带腥味,且还有细菌。
煮的方法:先将蚶洗去泥沙,滤干放在铁锅里,另烧开水至“蟹目”程度(即起泡有声,但未沸腾),把开水迅速倒入蚶中,焗约三分钟,即把水滤去,便可以取食了。
血蚶的其他食用方法
凉拌血蚶
1、将蚶子刷洗干净
2、香菜洗净切成小段、蒜拍碎待用
3、将麻油、辣椒油、醋一起调配成酱料待用
4、锅内入凉水开锅后放入蚶子
5、在沸水中烫10秒钟捞起放入冰水中捞起放入之前调的酱汁中拌匀去壳即可。
生腌血蚶
1、香菜、辣椒、大蒜清理干净待用。
2、洗净血蚶待用。
3、1汤匙香油,2汤匙白醋,2汤匙鱼露,2汤匙头抽,6汤匙凉开水倒入,搅拌均匀。
4、蒜切碎,泡椒切粒,香菜切成小段,放入调味酱料,制成腌汁。
5、在沸水中焯一下,10秒钟即可捞出待用。
6、拨开血蚶壳,去除一边外壳后摆盘,淋上之前调好的腌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