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是如何产生的 米酵菌酸中毒能治好吗

10-13阅读:0大字

米酵菌酸是一种致死率比较高的毒素,也叫酵米面黄杆菌毒素,常存在于发酵的米面淀粉等食物里面。那么米酵菌酸是如何产生的呢?
1

米酵菌酸是如何产生的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

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很容易在食品表面生长。25℃至37℃之间它们都可以生长,在26℃、中性偏酸的条件下长得最好,并且能产生大量米酵菌酸。

这种细菌本身很怕热,正常的烹饪就足以杀灭。但是,它们产生的米酵菌酸就具有很好的耐热性,正常烹饪的加热无法让其失活。所以,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的食物,如果时间较长产生了毒素,那么加热之后依然能够让人中毒。

2

米酵菌酸中毒能治好吗

目前没有能够治疗米酵菌酸中毒的特效药。

如果不小心吃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应该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口服活性炭,并尽快到医院治疗。凡与患者吃过同种食物的人,不论是否发病,一律送往医院观察、治疗。

对于米酵菌酸的产生,我们一定要多加注意,一定要安全饮食,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禁止出售发霉变质的鲜银耳、隔夜浸泡的木耳等,都不要食用,安全最重要。

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常见的食品有糯米面汤圆、吊浆粑、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等。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潮湿、阴雨的天气,再加上储存不好,椰毒假单胞菌在食物中大量地生长繁殖,吃了这种食物就会发生中毒。米酵菌酸耐热,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但日晒两日后可去除94%以上变质银耳中的毒素。

3

米酵菌酸中毒一般发生在什么季节

夏秋季节比较多发。

米酵菌酸的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阴雨潮湿的天气。如果长时间浸泡,加上外部环境不干净,就很有可能产生米酵菌酸。

比如浸泡时周边同时存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浸泡容器没洗干净而残留食物残渣等,这些变质和残留的食物残渣就会成为米酵菌酸形成的温床。米酵菌酸耐热,烧不死、煮不灭,一般的烹调方法并不能破坏它的毒性。

专家建议:每次只短时间浸泡当餐食用量的木耳,不要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黑木耳浸泡后如果发现有异味或手摸感觉有黏液,立即丢弃不可食用。保持良好的厨房卫生环境,不留剩饭剩菜,及时洗净餐具,不留食物残渣。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