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意外受伤的处理方法

12-15阅读:69大字

小孩子在外面玩耍时难免会磕磕碰碰,那么在送往医院处理之前家长们可以做哪些急救措施呢,下面来了解一下一些常见的意外受伤的处理方法。
1

擦伤

皮肉伤是家庭最常见的意外,打破玻璃被割伤、外出骑脚踏车跌倒破皮、被尖锐物刺入皮肤等,但擦伤也是最普遍、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伤口,务必妥善处理,避免重复感染或引发蜂窝性组织炎。

处理原则

1.伤口1公分以下可自行处理。

2.伤口1公分以上,如果已看到肌肉或血管,还是要送医。如果5岁以上小孩被铁锈物刺到或野狗猫咬到,务必到医院打破伤风(5岁以下幼童五合一疫苗含破伤风)。

3.倘若孩子遇到严重擦伤、血流不止,爸妈要直接指压3~5分鐘,再用煮过的冷水清洗伤口。切记,还在流血时不能直接上药,一定要先止血,当伤口彻底清洁后,再涂上水性优碘,并用OK绷、纱布或人工皮等敷料包扎,才算完整。

迷思

1.该用双氧水吗?清洁是处理伤口最重要的步骤,被污染的血是细菌的温床,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发炎或蜂窝性组织炎。清洁伤口最好用煮过的冷水或生理食水,一般常见的双氧水浓度太强,反而会破坏伤口组织,不建议使用。

2.伤口该包扎还是透气?不包扎可能造成二次感染,且伤口在「湿润的环境下」复原力最好,人体会自动分泌组织液修复,因此,伤口一定要包扎。至于市售包扎产品琳琅满目,最常见的OK绷或纱布是经济实惠的用品,但最好每天定期换药避免感染,至于新兴流行的人工皮,它可让伤口闷住、恢复得更快,3~4天才需换一次药,但单价偏高,家长可视不同需求、準备不同的产品。如果伤口已经结痂,就不需包扎,让结痂的伤口保持通风,好得更快。

何时该送医

家长每次替孩子换药时,都要观察伤口的愈合程度,如果发现有「红肿痛」其中一种状况,可能是发炎、重复感染或蜂窝性组织炎,必须赴医院治疗。

幼儿意外受伤的处理方法

2

拉扭撞伤

大家都有拉扭撞伤的经验,尤其是宝宝学走路期间,常撞得满头是包、小孩上体育课扭伤脚踝、爸妈牵孩子过马路,小孩忽然手脱臼!或盪鞦韆摔倒瘀青肿起来。爸妈有时用力抱小孩,自己也会拉伤腰部,痛得不得了。

处理原则

1.拉扭撞伤前24小时要冰敷预防肿胀、24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冰敷的关键是「受伤立刻冰」,效果才会好,如果伤口范围太大,可以冰敷36小时后再热敷。

2.一般肌肉复原需要6週的时间,完全复原更要3个月以上,小孩拉扭撞伤后就要特别注意平常的姿势,避免再次伤害。

3.至于宝宝刚学走路常跌倒,肿得满头包,医师建议,虽然撞伤第一时间要冰敷,但1岁以前的宝宝容易失温,冰敷最长不能超过5分鐘!

迷思

1.如何判断撞到尾椎?小孩如果撞伤哭着回家,爸妈要特别注意隔天是否出现脚麻或下半身痛,可能已伤到尾椎,最好到医院做彻底检查。

2.身体忽然不能动怎么办?孩子受伤都会让家长非常担心,许多爸妈带着孩子衝进急诊室,慌张的说:「怎么办,孩子手不能动了!」其实肌肉受伤或紧张时会出现暂时性没有反应,爸妈可先等半个小时,再慢慢移动受伤处,如果发现受伤处变形,就有骨折的风险,必须照X光确认,至于小孩手脱臼、不能动,也要到医院检查是否伴随骨折,并且让医师给予复位。

3.怎么判断脑震盪?何时送医?宝宝跌倒摔跤不一定会造成脑震盪,一般视高度与位置而定,高度在1公尺内,爸妈可自行观察,如果宝宝持续躁动就要送医,如果高度超过1公尺且头部先着地,就要到医疗院所做彻底检查。

幼儿意外受伤的处理方法

3

烫伤

烫伤伤口无法回复,几乎都会留下疤痕,但家裡、户外有一些潜在的烫伤风险处。例如,宝宝不小心摸到煮沸的热水壶、洗澡转到红色热水区......外面饮水机的100℃热水,也常常容易烫伤孩子,甚至,走在路上也可能被刚熄火的摩托车排气管烫到。

处理原则

1.烫伤急救口诀「冲脱泡盖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步骤,但许多人遇到烫伤时,第一时间紧张就乱了阵脚,反而无法降低伤害。吴芬芬说,烫伤的前几分鐘是「黄金处理时间」,处理得当可快速痊愈,处理不当会引发更多问题。

2.小孩不幸被烫伤,切记要「冲冷水、冰块加压」,家长立即用冷水冲伤口,再拿冰块压伤口20分鐘以上,因为热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完全进入人体组织,所以冰块加压非常重要,务必压到伤口没有痛感,代表热已经散掉才可鬆开。家裡随时都要备有冰块或冰条,遇到紧急烫伤时才能自处。

3.如果烫伤范围不大、不深,使用冰块加压后也没有痛感,爸妈可替小孩涂厚厚一层的烫伤药膏,不要包扎,让药效彻底渗透到皮肤内。

迷思

局部烫伤起水泡要不要戳破?不建议戳破水泡,避免再次感染,但如果水泡太大或在容易破的地方(例如关节交界处),爸妈可用消毒后的针戳破,让水引流出来,但水泡表皮不要剪掉,只需要擦上优碘、包扎即可。

何时该送医

如果烫伤范围太大,深度已经透过表皮层,父母替孩子冲水、冰块加压后,就要马上送医治疗。

幼儿意外受伤的处理方法

4

噎到

小孩被异物侵入是家长最棘手的情况,但宝宝探索期会拿各种东西往嘴裡塞、把豆子挤进鼻子裡、BB弹放到耳朵、小孩学吃常被鱼刺卡到,家长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拿出来。

处理原则

1.根据国外统计,九成的异物入侵发生在4岁以下幼儿,死亡率达7%。美国、新加坡法律明定5岁以下孩子不得吃整颗坚果,避免发生噎到的情况。

2.每个小孩都会经歷探索期,常把糖果、BB弹或玩具塞到嘴巴、鼻子或耳朵裡。医师说,倘若爸妈发现孩子一直抓鼻孔或耳朵,就要检查是否有东西在裡面,如果真的有,先让孩子倾斜或擤鼻子,看东西能不能掉出来,否则只能挂急诊让医师帮忙取出。

3.孩子如果不幸被异物卡到喉咙,脸色胀红变紫,1岁以下的小小孩要用「拍背法」,爸妈让宝宝向前倾斜45度,大力把东西拍出。

4.1岁以上的小孩用「哈姆立克法」,拳眼对準小孩肚脐及胸骨剑突之间,快速由内往上挤按,使横隔膜突然向上压迫肺部将异物挤出体内。爸妈平常就要熟记急救步骤,如果小孩不幸发生意外,可紧急拨打119,消防人员会快速到家中协助,或直接送医院急诊。

迷思

1.孩子噎到,家长该不该自行挖出?当小孩被异物入侵时,不建议家长自行挖出,除非家裡有相关器具、家人也熟知挖异物的技巧,否则可能会愈挖愈深!

2.鱼刺卡到要喝?坊间传说「喝醋」可融化鱼刺,医师说明「若直接拿鱼刺和醋来做实验」,就会发现醋不仅不会融化鱼刺,还会刺激被卡到的伤口进而导致发炎。如果不慎被鱼刺卡到,最好先吃一口饭,看鱼刺能不能跟着饭一起滑到胃裡面,如果还是不行,必须到医院请医师协助。

3.喝下不该喝的液体该怎么办?倘若孩子不慎喝下沐浴乳或洗髮精,爸妈可先让孩子漱口吐掉,如果东西已经到胃,喝牛奶有解毒的功效。如果孩子喝下清洁用品或误食乾燥剂、成药、电池等,爸妈应及时拨打120。

幼儿意外受伤的处理方法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