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怎么发生的?应该如何治疗和保护?

11-18阅读:0大字

收藏文章

每年冬天都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主要是普通感冒、流感、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今年也不例外。自入冬以来,儿童呼吸道疾病再次发病率高,尤其是流感,流感疫情发生在许多地区。医院人满为患,有的幼儿园、学校甚至因为流感儿童多而停课。那么流感是怎么发生的呢?应该如何治疗和保护?

流感可能会出现这些症状

流感具有突然爆发、迅速传播的特点,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和季节性流感。全球每年约有5~10%的成年人和20~30%的儿童发生流感。大多数流感患者可以自愈,但也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脑炎或心肌炎。高死亡率主要发生在极年轻或极年长的人群中。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于集体流行。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分为甲状腺(A)、乙(B)、丙(C)三种类型中,A类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类和各种动物,是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体,常引起大流行或中小流行;B类流感病毒变异性较小,容易在学校、幼儿园等儿童聚集的地方引起爆发或小流行;C型稳定,多为散发病例。今年京津冀地区流感主要发生在甲流感染中H3N2型、变异的H1N1型和B型流感病毒,儿童患病率高。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考虑流感的可能性:1。发烧伴有咳嗽、(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2、原慢性肺病急性加重;3、婴幼儿发烧,无其他症状和体征;4、发烧或低温。

如果儿童发生以下情况,应及时到医院:1。高烧持续下降;2、精神不良、嗜睡、易怒、剧烈哭泣;3、进食量明显减少;4、咳嗽、哮喘明显;5、呕吐腹泻明显,特别是尿量明显减少或精神不良;6、以上表现伴有抽搐或其他表现。

中医综合疗法能有效改善流感症状

一旦流感患者发病,应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最好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开始。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流感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奥司他韦颗粒是西医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主要药物,婴儿也可以服用。中成药可选择连花清瘟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儿童黑豆翘清热颗粒、蒲地兰抗炎口服液等药物。

根据今年儿童流感或感冒的临床表现特点,我科可口服中药治疗师,制定以下处方:1。如果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喉咙红肿、轻度咳嗽,则选择银翘散加减治疗;2、如发热、喉咙红肿、咳嗽、鼻涕、易怒、大便干燥,用冷隔散加减,如果咳嗽偏重,也可以选择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3.此外,一些儿童还有呕吐、腹泻、纳差等胃肠有呕吐、腹泻、纳差等胃肠道症状。如果是湿热,可以用小柴胡汤和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

此外,我科还将配合拔罐、穴位敷、放血等一些适合中医技术的治疗。如果不能口服中药,6岁以下的儿童也可以使用儿童按摩治疗。

简而言之,通过这些综合治疗的应用,我们可以有效改善儿童流感或感冒的症状,缩短发烧时间,提高临床效率,减少不良反应。

家庭护理注意以下6点

对流感儿童,家长护理可遵循以下几点:

1.注意休息:让孩子充分休息,减少体力消耗,症状消失后恢复自由活动;

2.调理饮食:孩子生病后食欲不振,可以给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等。喂养的孩子可以暂时减少次数,不要强行喂养,以免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如因发热、出汗、呕吐、腹泻等原因导致体液损失较大,应鼓励儿童多喝水,防止脱水

3、日常生活:卧室安静,经常打开窗户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父母不在室内吸烟,室内温度应恒定,保持一定湿度;

4.抗菌素不滥用:病程初期多为病毒感染,无需服用抗菌素。如果继发性细菌感染,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酌情使用抗菌素;

5.发热护理:如果体温超过38.5℃以上可给予百服劝、布洛芬混悬剂等退热药,也可用温水擦洗,衣被不宜过厚,以免影响散热;

6.6个月至3岁的儿童应警惕高烧惊厥的发生。有过热惊厥史的儿童最好在发烧前2天给予预防惊厥的药物,如羚羊角粉或羚羊角口服液。

如何预防流感?

1.流感疫苗接种:北方一般每年10~12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被认为是预防流感的有效可靠的方法;

2.勤洗手:病毒可以在患者手触的地方存活3小时,孩子的衣服要勤洗勤晒,让孩子养成饭前后勤洗手的好习惯;

3.适量饮用水:饮用水能保持口鼻粘膜湿润,有效清除细菌和病毒;

4、减少焦虑和压力: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压力会导致免疫系统反应减少,所以尽量给孩子休息和娱乐时间,不要给太大压力;

5.充足的睡眠:只有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增强免疫力

6.适当运动:天气好的时候,孩子应该去户外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身体健康,增强抗病能力;

7.流感季节,尽量不要去人多、空气不易流通甚至脏的地方。最好戴口罩,尽量减少与流感患者的接触;

8.注意饮食:儿童饮食营养要均衡,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微量元素,不要吃太冷、太甜、太油炸的产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 孙晓红)

投稿邮箱:sjzszyykprc@163.com (请注明投稿人的信息)

石家庄市中医院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微信号:yzxlcy

加关注

☑咨询电话:0311--89639522

☑石家庄市中山西路233号医院地址。

☑乘车路线:从1、1、6、6、11、30、34、325路到新百广场,沿中山路西行100米。

☑地铁路线:乘坐1号线、3号线新百广场站下车

好消息

根据《石家庄深化中医药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文件精神

经市医疗保险中心批准

自2018年1月1日起

石家庄市中医院参保城乡居民和职工住院

起付标准比同级综合医院起付标准低100元

在原报销的基础上,报销比例提高了3%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