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蛋王”孩子谁之过?

09-01阅读:175大字

收藏文章
如果家有一个“捣蛋王”、“坏孩子”,我们做父母的是否会自我反省?还是怪自己家孩子不争气?其实,该反省的,该改变的一定是父母,与孩子无关。

       写下这个标题,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小男孩的形象:7岁,长得虎头虎脑,眉清目秀,非常可爱。不过,这是一个谁都不待见的孩子。除了琛琛偶尔跟他玩,其他孩子都很排斥他,甚至经常联合起来欺负他。后来,陆陆续续从邻居们嘴里得知那个男孩的诸多“劣迹”——逃学、打架、随便拿人东西……这就是大家都不敢让自己家孩子接近他的原因。

  那时候,琛琛4岁。我们住在地下室。为了方便孩子们进来玩耍,只要家里有人,我从来不锁门,只在门上挂个门帘遮挡。因此,孩子们经常长驱直入,到我们家就像回自己家一般方便。

  某天,我和琛琛正在吃午饭。突然,一只小手轻轻撩开了门帘。一个大眼睛的男孩正在门外探头探脑,好奇地往屋里瞧。“这小朋友是谁呀?快进来玩儿吧。”我招呼小男孩进屋。琛琛看着对方,一失手,饭碗掉落在地上,碎裂成好几片。我给他重新找了个碗,盛了一碗饭给他,再把地上的碎碗片打扫干净。小男孩无比羡慕地来了一句:“阿姨,你真好!他打碎碗,你都不说他。要是我打碎了碗,我妈得打死我。”听了小男孩的话,我心里一惊。“打死”二字怎么能如此轻易就出口呢?

  

        我招呼小男孩一起吃饭,他坚持不吃,说妈妈要知道了会打他。在我们吃饭期间,他一直站在门口,也不坐,就那样以艳羡的眼神看着我们。后来才知道,这就是那个“劣迹斑斑”的男孩。从那天开始,他偶尔会去我家,跟琛琛玩一会儿。不过,没见他跟别的孩子一起玩过。

  断断续续地,从小男孩的嘴里获得一些信息。把这些零碎的信息拼凑起来之后,我才知道他的真实情况。这个孩子住在南边那幢楼,平时由姥姥看着。爸爸妈妈经商,据说很忙,经常很晚才回家,基本不管孩子。姥姥70多岁了,身体不太好,脾气很大。孩子几个月前入学,不过,才上了两三个月就退了学。“老师同学都不喜欢我,因为我成绩不好,老打架,不听课。我有多动症。姥姥老骂我,爸爸妈妈老打我。没有人喜欢我。阿姨,你知道吗?我不想上学,也不想回家。退了学挺好的。”小男孩在我面前很坦诚,滔滔不绝的,什么话都肯跟我说。

  看着这个孩子,我总是莫名地心痛。每次他来我家,我都会给他准备些好吃的,让他跟琛琛一起玩儿。男孩说喜欢我,喜欢我们那个简陋的家。据我观察,这个男孩很懂事,完全不是邻居们描述的那样。因为大家都对他充满了敌意,也许这就是他对其他人也充满敌意的缘故吧。看他很安心地跟琛琛一起玩儿,很专注,完全没有发现有多动的迹象。我相信,他的所谓“多动症”只不过是被不负责任贴上的一个标签。过了几个月,这个男孩再也没出现过,不知所踪。

  十几年过去了,我还是会常常想起这个孩子。每当想起他,我的心里就会隐隐作痛。这个公认的“捣蛋王”骨子里有很多可爱而可贵的特性,只可惜他选了一对“大坏蛋”的父母,外加一“大坏蛋”姥姥。正是这三个“大坏蛋”造就了一个小小的“捣蛋王”。没有权利选择谁来当父母,对某些孩子来说,是很可悲哀的事情。我常常想,倘若这个孩子出生在另外一个家庭,哪怕这个家很贫穷,但是他能获得足够的爱、尊重、理解与关注,以他的资质,他一定成为一个令人骄傲的好孩子。

  这些年,我又相继遇到几个“捣蛋王”,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捣蛋王”都很聪明,有着许多难能可贵的特质,只是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大坏蛋”。这些“大坏蛋”未见得如当年那个男孩家里的“大坏蛋”一般“恶劣”,也许他们“坏”的程度轻了很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了解孩子;看不到孩子的可贵之处,一双眼睛只盯着他们的“缺点”与“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就将责任归咎于孩子,以惩罚等方式管教;平时对孩子关注很少,当孩子寻求关注时,他们反而给孩子贴上“淘气”、“不乖”等标签;不知道如何爱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孩子有什么要求都满足,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完全是另外一套标准;不懂得尊重孩子,想呵斥他就呵斥他,想暴揍一顿就暴揍一顿;总喜欢贬损孩子,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缺乏自我价值感与自信心……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感受不到爱,感受不到温暖,无法获得关注,他只好以让自己出更多的“问题”来吸引父母注意,如果依然得不到关注,他便只有自暴自弃的份儿了。

  在早期教育这个领域工作这么多年,我感触最深的是,孩子个个都是好苗子,而父母不见得个个都是好园丁。好苗子遇到好园丁,那是孩子的福分,好苗子遇不到好园丁,则是孩子的悲哀。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如果家有一个“捣蛋王”、“坏孩子”,该反省的,该改变的一定是父母,与孩子无关。

  倘若很不幸,我们的孩子就是那样一个“捣蛋王”、“坏孩子”,我们不要急着去改变孩子,而要先反省自己。我们不妨尝试对照以下问题去反省与改变自身:

  你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关注、爱和尊重吗?

  你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孩子吗?

  你能温和地坚持原则吗?

  你的原则是确定的,不会随心情而改变吗?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你能无条件地给予他支持吗?

  孩子做错事敢向你坦诚吗?

  你基本不给孩子贴负面的标签吗?

  不管孩子做错什么事,你都能就事论事,督促孩子改变行为,但仍然发自内心地爱他吗?

  当你控制不了局面时,保证不会对着孩子撒气吗?

  你会花时间陪孩子开心地游戏吗?

  当孩子并非你期望的那样,你能无条件地接纳他吗?

  如果这些问题,你都回答“是”,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选对了父母,他的问题自然会消除。如果你都回答“否”,那么很不幸,你的孩子选了一个“大坏蛋”父母,最需要改造的不是孩子,而是你自己。如果介于这二者之间,那么,你还有努力的空间,需要继续修炼。

  孩子与父母是一体的。父母改变了,孩子自然会跟着改变。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