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记忆力就像一块璞玉,而父母则是精巧的工匠,如果打磨得当,这块璞玉就会日见圆润,并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孩子的记忆力好坏并非天生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提升。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通过特殊的训练,来提升孩子的记忆能力呢?
音乐辅助法
音乐不仅可以增强识记内容的趣味性,还能减轻孩子大脑的负担,让孩子记得牢固。在音乐中反复听或诵读,有意识地进行一番强化练习,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对于一些难记的内容,可以辅助音乐反复播放。在强烈的音乐节奏感中,孩子的语言模仿潜能可以得到激发。孩子的语言和记忆力就会有质的飞跃。这方法尤其适合一些枯燥难记的知识,像二十四节气歌,乘法口诀、珠算口诀等。
一些陌生的、难于理解、识记有难度的内容,父母可以编成歌谣,例如:教孩子背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配上音乐,一遍遍播放,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能从轻松的音乐声中记住内容,而且还会急于展示,迫不及待地在大人或别的小朋友面前显摆,赢取鲜花与掌声。
游戏参与法
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一旦游戏参与,孩子就会兴趣倍增。在玩中学、玩中记,孩子学什么都是事半功倍。在游戏中学东西,再复杂的内容,孩子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且还能对所学的内容加深理解,起到巩固的作用。
例如:让孩子认识十以内的数字,可以将数字做成卡片,染上鲜艳的颜色。然后跟孩子玩“我在哪里”的游戏。妈妈问:我是三,我在哪里?宝宝就举出手中标着的卡片大声喊:你在这里。宝宝问:我是五,我在哪里?妈妈就扬起写有五的彩色卡片回应:宝宝你在这里。如此反复游戏,在欢乐的互动中,十个数字的模样很快就在孩子的脑中打上烙印。
故事表演法
以故事表演的方式记忆某些常识,是发展孩子记忆力的重要方法。妈妈可以自编有趣的故事,在轻松快乐的亲子同乐中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在表演时,要让孩子尽可能动用多个感官共同参与,这样可以使他的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更全面、更清晰,有助于记忆内容准确,保持时间持久。
比如教孩子认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家长就可以先给孩子讲“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再与孩子一起合作表演狐假虎威的故事。狐狸比较狡猾,可先由家长来扮演,孩子暂时扮演老虎。演练几遍后,可以跟孩子互换角色表演,若配以一些头饰等道具,加上形象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较强情绪体验的肢体语言,孩子很快就能在生动有趣的表演中,真正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图片形象法
看图片是一种最直观形象的记忆方法。孩子受思维能力的局限,在观察事物时难以深入体会事物的本质。因为年龄的特点,他只对那些形象鲜明生动的东西感兴趣。因此,形象、直观的图片有助于孩子理解词汇内容,并长久储存进记忆里。
例如:教孩子认识“地球”这个较为抽象的词汇,你可以上网收集各种各样的地球图片,用图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在形象的感官冲击下,孩子很快就记住了“地球”的模样。当然,你也可以用简洁的笔法,将“地球”的造型简要地勾勒出来,一边画一边讲给孩子听。如“地球是人类居住的星球”、“它的形状是圆的”等等,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来画,对照自己的作品来记忆,孩子的印象更加深刻牢固。
策略归纳法
有意识地教给孩子归纳、分类、联想、比较等一些有效的记忆策略,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记忆力。比如,孩子们认识了苹果、梨、香蕉等,就可以教给他们水果的概念:水果都含有维生素,一般是植物的果实或者种子,也可以拿水果跟蔬菜做比较,加深孩子对水果的印象。再如:孩子分不清小鸭和小鸡,就可以引导他们观察小鸭和小鸡最显著的区别——小鸭的嘴扁扁的,小鸡的嘴尖尖的;小鸭会游泳,小鸡不会游泳。总之,父母多利用各种场合与时机,潜移默化地向孩子灌输记忆策略,孩子的记忆力就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