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话能信几分
孩子是诚实的。孩子不会说谎。这是我们的信条。我不想否认这个事实。但是孩子的话真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真实可信吗?
1、两三岁宝宝的时空概念还相当模糊,因此,在表述自己时,很可能会出现时空错乱的现象,比如把很多天前发生的事情与今天发生的事情纠缠在一起等等。
2、宝宝在表述某些事情的时候,常常会把事实真相与他的期望或想像混淆在一起。
3、两三岁的宝宝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所有权的概念,因此,只要他想要的物品,他觉得那就该属于他。
基于上述理由,即便宝宝说的每一件事都是真实的,但是一旦被他以一种错乱的时空概念表述出来,再加上他个人的期望,如此混合在一起,事情的真实性就不得不大打折扣了。
比如菁菁特别喜欢小朋友的玩具,她会期望自己也能拥有那样一个玩具。她的逻辑是,如果老师把玩具从别的小朋友手中拿过来给她,她就可以拥有这个玩具。老师能满足她的要求,那就是好老师。事实是,老师没有给她玩具,因此菁菁很自然地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怨恨情绪。菁菁并不理解玩具属于别的小朋友这个事实,对于老师的做法,菁菁更是没法理解。老师没给她玩具这件事让她耿耿于怀。
妈咪的策略
策略1:为宝宝梳理情绪
宝宝在幼儿园受了委屈,心绪自然很差。而事实上,宝宝的这种委屈可能仅仅是很一般的小问题,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妈咪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帮助宝宝梳理情绪。把宝宝抱在怀里,让他在你面前哭一会儿,发泄发泄他的不满。等宝宝冷静下来,妈咪可以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好好帮宝宝分析一下,告诉宝宝老师爱他,只是爱他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这对帮助宝宝重建对老师、对幼儿园小朋友、对自己的信心都有好处。
策略2:淡化宝宝的投诉
幼儿园不比自己家,没有人会事事让着他,因此宝宝经历一些“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值得妈咪大伤脑筋。事实上,让宝宝在幼儿园适当受点委屈不见得就是坏事。至少这可以让宝宝明白,这个世界并非凡事遂愿。只要事情不严重,妈咪尽可以淡化宝宝的投诉。
策略3:教宝宝解决问题的方略
想像一下宝宝在幼儿园可能会遇到些什么问题,为宝宝创设一些类似的情景,发动家人一起扮演老师、小朋友等角色,和宝宝一起做游戏。让宝宝在游戏的过程中明了他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有效地解决他遇到的各种问题。教给宝宝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妈咪出面为宝宝解决问题可能更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