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给孩子的榜样力量不容忽视

03-29阅读:317大字

收藏文章
父亲的形象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父亲应该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不能忽视父亲给孩子的榜样力量。

  对于3-6岁的幼儿来讲,脱离对母亲的依恋,模仿父亲,变得很重要。

  而当男孩进入了青春期,不是母亲的力量变弱了,而是男孩的“翅膀”变硬了。在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父亲给他们约束的力量,并为他们指引方向。所以,在这一阶段,男孩是否会变“坏”,大部分原因要取决于父亲。

  而女孩更注重父亲形象。女儿似乎永远是父亲心中最柔情的那个角落,即便再严肃的男人在女儿面前也会温情万种,因此,父亲对女儿来说永远是个特别的角色。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对女儿未来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首先,父亲奠定了女儿心目中最初的男性形象。如果女儿对父亲的印象不好,或者父亲在生活中忽视她的存在,她就会在将来择偶中会设法取代心中的父亲形象。

  如果父亲给女儿的感受是有责任、坚强和温情的,她今后就会去寻找一个能比得上他父亲的爱人。如果父亲傲慢、骄横、反复无常,女儿可能也会不尊重她的丈夫或者质疑他的判断。但如果父亲很温情、有主见,和女儿相处融合,女儿将来的婚姻生活更可能是和谐的。

  爸爸在孩子生命中的角色。

  爸爸是不会倒塌的家庭顶梁柱,在男孩眼中,以后要当个爸爸那样的男人,在女孩心中,以后要嫁个爸爸那样的男人。

  父亲的作用

  男性压力大,忙于赚钱,无暇他顾是主要原因。其实,赚到钱的父亲,会赚钱的父亲,即使没能亲自教育孩子,但教育的效果还是在的。

  中国的一句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印证了父母的行为处事对孩子的影响。几个月大的儿童就开始跟父母“咿呀”学语,一岁左右蹒跚学步,孩子学会了说话、走路后,其说话的语调、走路的姿势都可能带有父母的痕迹,这一点在幼小的儿童(幼儿园之前)身上尤为明显。儿童3岁前处在“图谱时代”,他们把人们的行为模式看成一些图谱,照着这些图谱学习各种行为。

  在0-6岁,男孩属于母亲,沐浴在妈妈女性的温柔怀抱中。那时父爱是重要的,但母爱是首要的。

  在6-13岁,尝试成为男人,孩子会寻找男性榜样,最重要的是父亲。这时,父亲的陪伴才是孩子最最需要的。男孩便开始故意和妈妈拉开距离,而努力去建立一种男性身份。在爸爸角色缺失的情况下,男孩的损失要大于女孩。

  在14-18岁,父母非主导,挑好引导者,由此,完成男孩到男人的转变。

  统计结果显示,有50%的大学生认为父亲的形象、爱好和兴趣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大。有60%的大学生认为父亲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其榜样的作用和坚强的性格,有30%的学生认为父亲的一言一行影响着自己的成长,甚至认为自己就是父亲的翻版。更有一些学生认为,父亲对于工作的勤恳努力和积极向上,已经成为自己进取的榜样和为事业奋斗的目标。在大学生们的眼中,坚强、正直、坚毅、英勇、慈爱、伟大、刚强、智慧、孝顺、优秀等字眼已经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父亲最贴切的形象。

  父亲要努力成为孩子一生的榜样

  英国教育思想家托马斯·阿诺德说过:“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功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人生的好榜样。”

  作为爸爸,你需要以身作则,为男孩做出人生的榜样,你还需要在潜移默化间,将男子汉的气概传输给你的男孩,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自身的言行,努力为孩子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

  但孩子需要榜样而不是说教。著名教育学家魏书生建议,家长为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不但要有书本上的大榜样,还要有身边的小榜样,而父母的身教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并作为榜样效仿。

  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怎样一种人,就得首先在自己言行中争做那种人。父母是孩子终生模仿的样板,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品性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孩子面前,我们大人千万不能忽视自己的榜样作用:当你在房间看电视,而让孩子到一边做作业时,孩子会怎么想?当你经常在背后议论别人的缺点时,孩子听到后会怎么做?当你为一点小事就与别人争吵甚至打架时,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以后也会这样对待别人?当你随地吐痰、随手乱丢垃圾时,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以后也会变成这样的人?当你不了解情况,就训斥、体罚孩子时,他们心中会留下什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留给孩子好的一面,将来,孩子也回报你优秀;你留给孩子不良的言行,将来,你收获的多半是失败。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要想把儿子培养成合格的小男子汉,爸爸应该意识到,自己就是男孩的摹版,如果希望“复制”出让人满意的效果,就要把自己刻画得精细些。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这便是育人先育己,每位家长都应牢牢记住这一点,这对完善孩子的人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