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密码:拂去心灵的蒙尘,走好你自己的路
在开放的中国两性关系正日渐轻松,结婚和离婚自由正在被人们进一步接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为人父母者可以对自己的情感与性不负责任。夫妇间产生情感问题是常理,但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却是父母们应该学习、研究与认真对待的。
建议这些父母要正视自己的情感问题。这包含着要正视现实,不回避,不欺瞒,不违规。
在正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妥善处理问题。分居、离婚、再婚都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利益为前提,而是要把对孩子的教育与关心放在首位。千万别以为“暧昧”关系可以求得太平,事实恰恰相反,问题都会由“不明不白”而产生。
美国人说夫妻不和,为了孩子应该离婚,而中国人则倾向于为了孩子不离。中国人重形式,认为父母双全,天伦之乐,是一种体面。但美国人更重内涵,认为失和的夫妻往往使孩子的心灵受创伤,使他有不安全感,使他无所适从。究竟怎么做是为孩子好,这是另外一个课题,而我只是想说,无论碰到什么事情,不要忽视孩子的利益。
“一颗童心,所有的悲伤”,这是一封女儿在知道了母亲有“外遇”后写来的求助信中的结尾语。我常对她们说,有此遭遇者决非是他们几个。对于这些“问题家庭”的孩子,身心的伤害是难免的,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把这种伤害减至最轻、最小的程度。我的建议是:
1.不要对父母此类行为有太多的价值判断:假如我们把人们的情感与欲望冲动算作错误,这也是一个值得原谅的缺陷。这与所有其他的缺点一样需要我们理解,需要我们帮助。
2.学会承受:父母亲也是寻常人,当他们遭遇了爱情冲击或者情感挫折之后,我们不但要理解、承受他们的错失,还该有责任有气魄来帮助父母走出不正常的情感漩涡,恢复正常心境,一如在我们幼小时父母给予我们的帮助与支持。
3.保持良好心态,谨防受到负面影响。我这样提出建议,是因为有些青年在备尝破碎婚姻的痛苦之后,对正常婚恋也失去了兴趣。
4.仍然爱你的父母:无论何时何地,一般说来,父母总是永远爱他的孩子们。无论天上人间,生前死后,孩子在他们的心中总有着不可动摇,无可替代的地位。所不同的,在有些父母的心中,孩子是他们的唯一而丝毫没有自己。也有另一种父母,他们既爱孩子也留出了一份热情来珍爱自己,尤其在复杂的情感纠葛上。但是无论儿女们持何种态度,父母们总是爱自己的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