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十月以来,“奶粉进药店”项目公共测试已经开展半年有余,但市场普遍反映“遇冷”,而在台湾,奶粉销售的最主要渠道便是药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迥异?近期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邀请乳业专家、连锁药店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对台湾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销售渠道进行为期五天的考察,对奶粉在台湾药店渠道的发展历程、销售表现和操作细节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台湾,奶粉销售的最主要渠道便是药房。据统计,有超过7成的消费者(72.7%)在连锁或非连锁药房购买奶粉,15.1%选择母婴店。相对于近两年在大陆地区迅速发展的电商,在台湾仅有1.7%的人通过网络订购,另有3.8%人愿意通过电话订购。
台湾今日的格局是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通过十余年的培育、成长“后天”形成的。十几年前,台湾的奶粉销售通路分配还是1/3在超市大卖场,1/3在母婴店,1/3在全联社(一种前身为福利性的零售业态)。
随团赴台的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台湾奶粉产业发展是完全按照其市场内在发展规律展开的。起初也像其他地区市场一样,台湾奶粉主要依靠商超销售,但随着专业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奶粉最终进入以药店为主要渠道的专业化市场里,这是必然趋势。” 事实上,调查显示,地点方便、较便宜的价格、专业的资讯和服务,是消费者选择药店的三大主要因素。
专业的服务
“为什么婴儿奶粉能从药店卖出去,因为提供了专业服务。奶粉本来是给牛吃的,不是给人吃的,蛋白粉含量跟人奶不同,小朋友吃了容易过敏,产生各种症候群,这就涉及许多专业问题,这些专业问题,大卖场的服务人员解决不了,只能告诉你有什么优惠。如果你能提供这些服务,顾客当然找你,何况价钱也差不多。” 丁丁药局创始人、董事长张振兴先生如是表示。他一直倡导复合化经营,这种经营模式最初的动机是扩大顾客群,使药房同时面对病人、亚健康和健康人群。因此,其销售品类中也就包括了美妆保养品和婴儿用品,而一般选购此类商品的消费者都比较理性且追求健康,这就要求销售人员必须对医药知识、生理学知识以及病理学知识有一定了解。
丁丁连锁药妆的员工培训制度中包含了职前训练、在职训练和EMBA高阶训练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须保证一定时长,并且在不同环节都会邀请内外部讲师、厂商甚至大学教授进行专业对口教学。以保证员工相应知识得到及时更新,并且确保公司内部从新进药师员工、营养师到护理师及门市人员都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服务品质,在为顾客服务的同时也让公司为社会所欢迎,进而得到永续发展。同时,丰富的药品、保健品以及美容保养品等药店的主要利润来源也吸引了足够多的消费者,让他们不但可以体会到科学专业的用药保健服务咨询,而且也能享受逛药店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