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宝宝的不断成长,宝宝也学会了一些“特殊的技能”,他们会用一些“小手段”来要挟父母,以此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也是成长,但爸爸妈妈要学会说“不”,要坚决的拒绝宝宝的无理要求,同时还要适时的给宝宝教导,告诉宝宝行与不行的原因。

十、少讲大道理。
有时候宝宝喜欢做一些让爸爸妈妈头痛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做的其实越简单越好,假装根本不在意,一会儿就发现宝宝不在做了。如果爸爸妈妈去给宝宝讲道理,讲各种理由,宝宝也是似懂非懂,不知所以,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让宝宝简单的学一下“察言观色”也是不错的。

十一、接受孩子的错误和失败。
对孩子要有信心,孩子的信心是成功的保证,在孩子错误或失败时,父母要更具耐心,帮助他渡过难关。

十二、让孩子有机会动手做。
亲手做的学习效果往往比直接教导要好,设法指导孩子实际操作,享受动手做的乐趣。

十三、父母应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子女,做孩子的楷模,安排有意义的活动,亲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十四、提供孩子选择的机会,练习如何做选择。
让孩子有机会参与家中重要的决定与讨论,也让孩子能自己选择一些活动。

幼儿家教小忌讳
◇ 居高临下———如“你这么做就得挨揍”、“我在你这个年龄时早就……”、“你不听也得听”等等。如果家长老是“高高在上”,孩子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反应,最后事倍功半。
◇ 冷嘲热讽———如“你以为自己很能干吗”、“你可是我家的天才”等。幼童,最怕的是出自父母之口的冷嘲热讽。
◇ 绝对否定———如“你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你总是撒谎”等等。如果把话说“绝”,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 言过其实———如“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玩的玩具”、“你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等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渐渐分辨出你话中含有水分,长大成人后,对他人的称赞也会将信将疑。
◇ 人身攻击———如“你胖得像头猪”、“你蠢得像头驴”等等。孩子能体会出这类话包含的“恶意”。
◇ 冷若冰霜———如“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待会儿再说”等等。孩子听到的“潜台词”是:大人们对我干的事毫无兴趣,他们并不把我当作他们的心肝宝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