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应对夏季感染性疾病

06-20阅读:1962大字

收藏文章
     小儿春夏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为病毒感染,其次为细菌性感染。爸爸妈妈不要着急,让我们的专家告诉您如何预防
甘石洗剂改善;忌给患儿穿绒布或化纤材料的内衣裤;脱皮时可涂凡士林或液体石蜡,有大片脱皮时,不能用手强行剥离,需用剪刀剪掉。

  预防
  流行期间,应避免带宝宝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居室应注意通风,每天通风两次,每次15分钟。对可疑猩红热、咽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教育宝宝不要随便玩耍其他宝宝的玩具或已经被污染的物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导致化脓性脑膜炎。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进入呼吸道黏膜,病菌存在于鼻咽腔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继续传播,若免疫力弱,病菌就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繁殖形成毒血症,进一步侵犯脑组织和脊髓外的被膜,引发脑脊髓膜炎。流脑一般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从2~3个月开始,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容易感染,家长应特别注意。

  症状
  这种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突然出现40℃左右,常于肩、肘、臀部等皮肤受压部位出现出血性的、大小不一的瘀点、瘀斑,有的出现抽搐,重者可出现休克。小婴儿发病急,易发生惊厥或有烦躁、尖叫、双目呆滞、拒奶、呕吐囟门未闭者可见前囟饱满。

  调护
  磺胺类药物常为首选药物。应注意让宝宝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给予流质饮食,昏迷者宜鼻饲,并予适量输入液体,保证每日尿量在1000ml以上。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防止形成角膜溃疡。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吸入,必要时可给予氧气吸入。高热时可用酒精擦浴。

  预防
  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清洁和流通,坚持给宝宝锻炼身体,平时让宝宝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尽量少带宝宝到通风效果差的场所去。最重要的是要按时给宝宝接种流脑疫苗。如果幼儿园中有小朋友患病,家长可预防性地给孩子服用一些青霉素类药物(注意孩子是否过敏)或复方新诺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也称为“痄腮”,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唾液飞沫感染(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

  症状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小儿患病时,可有发热、头及颈部肌肉疼痛、单侧或双侧腮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