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形成龋洞后,洞内就更容易积存食物残屑,更利于细菌繁殖,产生更多的酸,因此龋洞会越来越深,从牙本质到牙髓腔直至牙根,成为细菌感染灶,还可造成或加重关节炎、心脏炎、肾炎等。
·根据龋齿破坏的程度,龋齿可分为浅、中、深龋。
浅龋。病变只在釉质内,表现为牙齿变褐或黑褐色斑点或斑块,患儿无不适感。
中龋。病变已达牙本质,形成浅层龋洞,此时小儿对冷、酸、热的刺激感觉明显,引起牙痛,但可自行缓解。
深龋。病变已达牙髓腔,疼痛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失,如不进行治疗,细菌沿着牙根达到牙尖,会引起根尖眼炎,造成慢性病灶,引起牙槽骨、下颌骨炎质、骨髓炎及上述全身疾病。
·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1 注意口腔卫生,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及时纠正吸吮奶头的坏习惯,以防牙齿排列不整齐,面颌部畸形等。
3 睡眠时,口腔静止,更适合细菌作用而发生龋齿,所以睡前刷牙尤为重要,睡前不要吃糖果、点心、牛奶等甜食。
4 用含氟牙膏刷牙。含氟牙膏具有抗龋齿作用,有条件的还可以到口腔医院,用含氟药物对牙齿的窝沟进行封闭。
5 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如发现有龋齿,应及时治疗,填充龋洞,以杜绝感染,预防龋齿引发其它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