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2/3子女对孙辈教育“不满意”
在此前与多位老年人的交流和粗略调查中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老人反映,子女对自己教养孙辈的方式“不满意”,而这些多数都是目前孙辈教育的普遍误区。
首先是多数老年人“重养轻教”。很多爷爷奶奶认为,自己只要让孩子吃饱了,穿暖了,别让他们生病,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儿童教育,那是孩子父母的事情,跟自己无关。“实际情况是,年轻家长们周一至周五白天都在上班,孩子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孩子早期智力的开发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都要在祖辈们的指导之下完成。如果他们做不好这项工作,那么日后交到年轻父母手上的,可能就是一个没有规矩、缺乏教养的小孩。”
其次,“隔代亲”导致老年人给了孩子过多的迁就和保护。很多孩子就是看准这种心理,把爷爷奶奶变成自己的‘防空洞’。爸爸妈妈对孩子稍有要求,孩子们往往就会到祖辈那里寻求庇护。孩子一哭一闹,爷爷奶奶就立刻心软屈服,要什么给什么,年轻父母也很难当着孩子的面与老人继续争执。
两代人在生活习惯和方式的不同,也会造成孙辈教育的分歧。比如,年轻父母很看重卫生习惯,要求孩子在吃饭之前一定洗手,但年长一辈就觉得无所谓,动辄说“我们那时候如何如何”。类似是非标准上的不一致,使得时间一长,总会爆发小规模的家庭战争。
[提醒]
年轻父母也要给老人“减负”
不止一位老人说,他们承担起教育孙辈的重担并非自愿,而是无可奈何。“年轻一代工作和生活压力确实很大,请全职保姆的支出又太高,老一辈只能挺身而出,为子女减轻压力;但是老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子女们又能体谅多少呢?”
一些老人甚至提出这样的怨言:“我们现在在子女家看小孩,是算主人、客人、还是仆人呢?如果是主人,那我说的话可以算数,但事实上我们说话都不算数,所以我们不是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