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同情学会爱

04-19阅读:60大字

收藏文章
独生子女的现状,造成了绝大多数家庭把几乎所有的爱和关注给予了宝宝。沐浴在爱的海洋中,宝宝认为他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父母亲人无原则的爱,客观上造就了孩子的自

但责任感恰恰是从孩子幼年培养起来的。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都是练就孩子责任心的"载?quot;,父母可先从与宝宝相关的事入手,像把自己的小鞋整齐地摆放在鞋架上、洗小手绢、叠自己的衣服一类的简单工作。之后,父母可让宝宝分担一些家务。

  一般来说,3岁以上的宝宝有当"小帮手"的愿望,帮妈妈择菜、洗碗、抹桌子,每天吃饭前帮着拿筷子、摆碗,是他们很有兴趣做的事。到4、5岁,孩子可参与和自己有关的决定,比如报兴趣班。从孩子有自我意识起,就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中的小主人,在亲历亲为中,孩子头脑中会慢慢加深一个印象:家里的事都有我一份,而责任心还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父母应有勇气让孩子承担不良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便孩子尽早明辨是非。比如,2岁多的男孩把沙子放进一个女孩的脖子里,女孩被吓哭了,男孩的妈妈就该立即制止儿子的行为,要求儿子向小朋友道歉,帮小朋友掸掉粘在身上的沙子。当然,2岁多的孩子还做不好,但必须要他做,目的是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小朋友,要以行动弥补自己的过失。类似的事情多了,孩子会明白:该我承担的责任不能推卸,而且,在做之前,他自然会先想想结局怎样。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